清宗师大刀王五 持百斤大刀砍鬼子中枪而死
最早有史料记载的武林宗师名叫勃鞮,又叫寺人披 。此人是春秋时期晋国人,一身武功深不可测,两次单枪匹马刺杀公子重耳,逼得重耳的团队不得不两次流亡海外 。
要说最牛的武林宗师,则非宋太祖赵匡胤莫属 。赵匡胤独创太祖长拳和盘龙棍法,一时无敌,《水浒传》这样写道: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 。就这样套盘龙棍法打下了天下,还有谁?其实,武松也是武林宗师,武松戳脚也是武林中的一大绝学 。
此后,诸如张三丰、陈王庭、杨露禅等人,都是一代宗师 。
正是:江山代有宗师出,各领风骚五百年 。
转眼间,1840来到 。英国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宣告武林宗师走向没落 。
太平天国运动给了中国武林一个最后的展示机会,也给他们一个心灰意冷的打击 。当美国人华尔和英国人戈登率领的洋枪队登场之后,武林高手们发现,这帮根本不懂功夫的洋鬼子,凭借着几把长枪,就把太平天国的队伍打得稀里哗啦 。
拳头再硬,没有刀枪硬;刀枪再快,没有子弹快 。
清朝末年,生灵涂炭,天下大乱 。
所谓乱世出英雄,换了前朝,这就是武林宗师扬名立万,建立功业的大好时机 。然而,在热兵器来临之际,武林宗师们在乱世之中没有建功立业,反而成为了悲剧 。
大刀王五
大刀王五本名王正谊,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 。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五” 。大刀王五北漂到了北京,一把大刀镇住了各路英豪,一时成为京师名侠,武林宗师 。
大刀王五那把“青龙偃月大刀”重一百多斤,别人拿都拿不动,他舞起来虎虎生风 。有人说“五爷神力,超过了关公关老爷 。”王五一定谦虚地说:“不是关老爷使不了一百斤的大刀,是怕马受不了 。”
大刀王五人品高尚,还忧国忧民 。大刀王五与戊戌变法的谭嗣同情同兄弟,戊戌变法失败后曾经图谋营救谭嗣同,并几次要暗杀杀害谭嗣同的清朝高官刚毅 。
【清宗师大刀王五 持百斤大刀砍鬼子中枪而死】大刀王五开设了著名的“顺源镖局”和“父武义学”武馆,要帮助国人健身强体,抵御外辱 。后来的武林宗师们纷纷开设武馆,都是效法大刀王五 。
“义和团”运动开始,大刀王五积极投身 。然而不久,八国联军入侵,义和团神水灵咒纷纷失灵,所谓刀枪不入挡不住子弹 。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鬼子进城,汉奸带路 。于是,鬼子与汉奸包围了顺源镖局 。一场战斗开始了 。
大刀王五手持一百多斤大刀,挥舞着冲向鬼子 。“啪 。”一声枪响,大刀王五就觉得膝盖一软,双手拄着大刀,单腿跪在了地上,低头看,腿上在流血 。“啪 。”两声枪响,大刀王五就觉得肚子一热,肚子在流血 。“鬼子们,我操……”话没说完,第三声枪响 。“仓琅琅 。”青龙偃月刀掉在了地上,发出一阵声响 。
一代宗师,就这样离开了人间 。
生得伟大,死得凄凉 。
当年王五在北京颇有威信,众人赠有“德容感化”和“义重解骖”两块匾额,挂在门的东西两侧,后来院里的人搭建房屋,匾被取下来当了床板 。门前原来有个轩豁空场,高高飘扬着源顺镖局的杏黄大旗,现在已经被公厕占了大半个地方 。而王五那把一百多斤重的“青龙偃月大刀”一直保存到1958年,最终未能逃脱“大跃进”的熔炉,变成了铁水,现在不知道在哪里腐烂 。
话说回头 。当年汉奸们割下了大刀王五的人头,悬挂在北京城城墙上 。一代宗师,落得如此悲惨下场,人们无不扼腕叹息,却无人敢为英雄收尸 。终于,几天之后,在一个黢黑的夜晚,一个身影蹿上了城墙,轻轻摘下大刀王五的人头,然后跳下城墙,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
此人是谁?
此人是另一个成名的宗师 。
霍元甲 。
大力士霍元甲
说到霍元甲,难免想起当年红遍大家南北的港产电视剧《霍元甲》 。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睁开眼吧,小心看吧,哪个愿臣虏自认?因为畏缩与忍让,人家骄气日盛 。开口叫吧,高声叫吧,这里是全国皆兵……”这歌声,至今令人感动 。
霍元甲,天津静海人,独创“迷踪拳”,当过镖师,当过搬运工 。在药店干活期间,他能挑动千斤药材,力推两个大青石碌碡,人们送给他一个绰号:“霍大力士” 。直到1909年,41岁的霍元甲才由农劲荪介绍来上海,到由陈公哲、陈铁生所创办“精武体操会”中主教武术 。
推荐阅读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多尔衮为何死后遭清算 逼死顺治大哥惹祸端
- 清朝服饰之 清代镶边短袄
- 清朝格格的一生 大多寿命不长而且没有后代
- 清代变态婚俗 出示新娘落红标志
- 清朝才智过人的周培公为何被康熙发配盛京?
- 清朝唯一的一例太监干政 寇连才是什么样的下场
- 天龙八部里的木婉清是怎样的人?如何评价木婉清
- 清宫密闻 紫禁城里的寡妇们为何极容易得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