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无人未解!中国千年历史上的30大千古谜团( 二 )


【第7谜】和绅受宠之谜清以来,明君屈指可数,乾隆帝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这样的一个贤君身边,竟时刻跟随着一个奸臣,这个奸臣就是和,民间有“和扳倒,嘉庆吃饱”一说 。然而为什么这样的奸臣会受到乾隆的无比宠幸呢?
有人认为,是因为和善于揣摩乾隆的心思 。有名的“乾隆下江南”就是和鼓动而成的 。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和到底由于何种原因受到宠信?只能留给后人评说了 。
【第8谜】郑和七下西洋之谜
“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使郑和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他受明成祖的派遣,率领规模庞大的船队驰骋万里海域,先后七次下西洋 。郑和航海规模之大,航程之远,所到国家之多,为历史所罕见 。对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
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
也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是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目的” 。李长傅的《中国殖民史》,称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称为“炫耀自我” 。
郑鹤声、郑一均在《郑和下西洋简论》中认为,郑和前三次下西洋,其目的是同亚非三十多个国家结盟,顺便打听朱允的下落,后四次则是为宣扬“国威” 。到底哪种说法才是当时明成祖派郑和西下的真正目的呢?
【第9谜】“金匮之盟”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其弟赵光义继承,正史认为光义乃合法继位,是奉太后“金匮遗诏”之命行事 。但后来有人对“金匮之盟”一事提出质疑,使得这一事件变得扑朔迷离 。
《宋史》有好几处提到“金匮之盟”事,《杜太后传》里面记叙:“建隆三年(公元961年),太后病,太祖始终在旁服侍不离左右 。太后自知命已不长,召宰相赵普入宫 。太后问太祖:你知道怎样得天下的吗?太祖曰: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 。
历史上人们虽然相信有所谓的“金匮之盟”,但却找不到盟约的原文 。一千多年来,没有人怀疑“金匮之盟”的真实性,这一盟约就成了宋太祖坦荡无私的例证 。
【第10谜】东太后慈安死因之谜
在清朝的历史上,作为两宫皇太后之一的东太后慈安是与西太后慈禧一样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公元1881年4月8日),一向健康无病的东太后慈安在12小时内竟突然发病及暴卒,实在出人意料 。从此,慈安之死成为清宫的一件疑案 。
传说咸丰帝留给慈安一封密诏,要她必要时处死慈禧,慈安在慈禧的哄骗下焚毁了密诏,把自己对抗慈禧的一件最大的武器也毁了,慈禧便毒死了她 。
对慈安太后暴卒的具体原因至今还存在着争议,除中毒之说外,还有自杀、自然死亡等说 。“自杀”说来自《清稗类钞》,书中说:“或曰:孝钦实证以贿卖嘱托,干预朝政,语颇激 。孝贞不能容,又以木讷不能与之辩 。大恚,吞鼻烟壶自尽 。”《清朝野史大观》里又用“或曰慈禧命太医以不对症之药致死亡”来说明慈安为用“错药致死” 。
慈安太后暴卒的真正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 。
【第11 谜】明代“壬寅宫变”之谜
自古以来,防备森严的地方不是监狱,而是皇宫 。皇帝为防人行刺,日日夜夜命人巡逻守卫 。明朝也不例外 。
嘉靖年间的乾清宫,暖阁设在后面,共9间 。每间分上下两层,各有楼梯相通 。每间设床3张,或在上,或在下,共有27个床位,皇上可以从中任选一张居住 。因而,皇上睡在哪里,谁也不能知道 。这种设置使皇上的安全大大加强了 。然而,谁又能防备那些守在他身边的宫女呢?
就是这群宫女,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就是历史上的“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发生在嘉靖壬寅年(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 。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凌晨,十几个宫女决定趁朱厚熟睡时把他勒死 。
从司礼监的题本中可知,朱厚后来下了道圣旨处理这群宫女,圣旨中提到了曹氏、王氏,曹氏、王氏是谁呢?据人考证,她们是宁嫔王氏和端妃曹氏,因此,有人根据这道圣旨得出结论,是曹氏、王氏指使发动了这场宫廷政变 。
“深闺燕闲,不过衔昭阳日影之怨”,是明末历史家谈迁对此案的看法,但事实究竟如何,无人知晓,因此成为又一桩宫闱之谜 。
【第12 谜】北朝众帝后出家之谜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很难将高高在上、享受荣华富贵的帝后与孤独寂寞、陪伴青灯古佛的尼姑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封建王朝中,却有多位早年出自尼庵或是晚年遁入空门的尊贵帝后 。而且在北朝的中后期,大概100多年之中,仅历魏、齐、周11帝,竟然有17位帝后出宫为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