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父孙中山三次前往台湾都是干什么?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 , 孙中山致力国民革命40年 , 与台湾关系渊源深厚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 , 即向中外采访人员宣示:“中国如不能收复台湾 , 即无法立于大地之上 。”
首次赴台 策划惠州起义
孙中山于1900年(清光绪26年)9月24日 , 化名吴仲 , 从日本神户搭“台南丸”经马关赴台 。28日抵基隆 , 在台北新起钉(现为长沙街)设立革命总司令部指挥所 , 在此策划惠州起义 。
惠州之役失败 , 孙中山乃于11月10日仍化名“吴仲” , 乘“横滨丸”自基隆赴日 , 台湾民政长官后藤新平同行 。孙中山在台前后停留44天 , 曾与杨心如、吴文秀等人会面 。此时 , 日本政府正严密监视并密令干预孙中山在台“任何行动” 。
二次渡台 基隆短暂停留
1913年讨袁失败后 , 8月5日孙中山化名王康贤 , 与胡汉民等随员2人 , 自福州搭乘“抚顺丸”于上午6时抵达基隆 , 由台湾总督府派员接待前往台北御成钉梅屋敷 。
孙中山身黑色洋服 , 日人护卫村田省藏随行 , 进入梅屋敷略事休息 , 由屋主大和宗吉及其弟藤井悟一郎接待用餐 , 由于日人严密监控并催促尽速离台 , 致使孙中山在台停留时间短暂 , 此行仅能私会杨心如、翁俊明等少数几位同志 。
当日下午4时 , 孙中山仍化名王康贤 , 改乘“信浓丸”前往神户 。
三赴台岛 宣传民族意识
【国父孙中山三次前往台湾都是干什么?】1918年6月孙中山辞去护法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职后 , 由广州搭船经过汕头 , 再转乘“天草丸”于7日下午4时抵达基隆 , 胡汉民、戴季陶随行 , 目的是想和台湾同胞见面 , 发表意见 , 宣传主义 , 以唤起民族意识 , 但遭台湾总督府蓄意阻挠 , 孙中山只好改乘“信浓丸”前往日本神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