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五代禁军的演变 晚唐五代禁军制度( 五 )
捧圣、严卫二军,是明宗即位后,新组建的侍卫亲军部队,也是侍卫亲军中最强大的部队 。前面讲后唐六军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六军原属部队,基本都被抽调改编入这两支新军 。捧圣军是一支马军部队,严卫军是一支步军部队 。两军组建之后,上述许多部队也都相继被整编、补充进来 。因此,它们成为侍卫亲军系统中,最强大的部队和中坚力量 。各设都指挥使以总其军 。明宗及其后的闵帝、末帝都对其非常重视,甚至常以两军都指挥使,兼任或继任侍卫亲军系统的马军、步军都指挥使 。
河东军事集团创造了一个奇迹,这就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王朝的开国之君,都出自于一个系统 。石敬瑭、刘知远和郭威,都曾经是后唐禁军中的军官 。所以,三朝禁军,一脉相承,多沿袭后唐之制 。但是,也就在这一阶段,六军彻底沦为摆设,侍卫亲军地位空前提高,殿前军正在迅速崛起 。
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本是后唐庄宗的女婿,曾担任过首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兼六卫诸军副使,为后唐禁军统帅 。而其建立新政权,即是依靠河东屯戍禁军的力量 。所以,后晋的禁军制度,完全抄袭后唐 。这也是一种惯性使然 。
后晋的禁军仍分为六军与侍卫亲军两大系统,但六军,基本已经有名无实 。
护圣军是一支马军部队,前身是后唐护圣军,后晋延续了这个军号 。并且成为了后晋侍卫亲军系统中,兵力最为雄厚的马军部队 。后唐马军中的捧圣军,后更名为彰圣,入晋后与同为马军的奉德军一起,被改编入护圣军 。此军编制极其庞大,拥有左右两厢,各六军之众 。军、厢及二级军之长官,皆称“都指挥使” 。护圣军都指挥使,兼任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还拥有节度使衔,这是前所未有的 。
奉国军是一支步军部队,其军号也是延续自后唐 。后唐步军中的严卫军,后更名宁卫军,入晋后,改编入奉国军 。新的奉国军,实际上便是以宁卫军为主体,吸纳了其他几支步军部队,而后形成的新部队 。与马军中的护圣军一样,奉国军也是一支兵力极其雄厚的部队,左右两厢之下,各有六军之众 。其三级军事主官,也皆称“都指挥使” 。奉国军都指挥使,往往充任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 。凡重大战役,莫不出动奉国军 。
兴顺军是后晋新置的军号,由后唐转入后晋的拱宸、威和、内直三军整编而成,拥有左右两厢,各三个军,是实力仅次于护圣、奉国两军的侍卫亲军主力野战部队 。亦设三级都指挥使,为军厢长官 。
弩手军,是左射军之外,又一支射击军 。不过,左射军用弓,弩手军张弩 。弩,向来被称为“中国之利器”,是一种远距离杀伤武器,且穿彻能力强,射杀精度高,连续射速快,覆盖火力足,最适宜克制骑兵 。后梁有厅子都,重备有重装连发机弩,这曾是后唐骑兵的噩梦 。石敬瑭出身军旅,素知兵事 。再加上,契丹铁骑的崛起,中原王朝加强弓弩军建设,也就不足为奇了 。
此外,后晋侍卫亲军系统,还有宗顺、广锐、兴国、忠卫、内殿直、散指挥、散员、控鹤等军号,并且开始出现了殿前军的番号 。
后汉高祖刘知远南下大梁,夺取中原的基本部队,跟后晋一样,都是河东屯戍禁军 。此后,陆续收编了后唐各部禁军 。所以,可以说,后汉禁军完全是沿袭后唐禁军发展而来的 。而其国祚短暂,不及改制,故新立军号极少 。
兴捷、武节两军,原是刘知远任后唐的河东节度使时,以防御契丹南下为名,新建的地方部队 。分为左右两厢,以都指挥使为军事主官 。后汉建立后,两军升格为禁军 。
小底、东西班、龙栖、铁骑军等部队,都是后汉开国伊始,迅速组建的侍卫亲军部队 。此外,还大量继承并保留了内殿直、散员、散指挥、控鹤、厅直等后晋禁军部队及其军号 。
这些后汉禁军部队及其军号,也基本上,在后周开国之初,保留下来 。
推荐阅读
- 隋唐五代服饰 隋唐五代皇帝冕服
- 隋唐五代服饰 唐代缤纷舞衣
- 隋唐五代服饰 唐代女子头饰
- 隋唐五代服饰 隋唐侍女服饰
- 隋唐五代服饰 中唐女服
- 隋唐五代服饰 隋唐五代的披帛
- 隋唐五代服饰 唐代女子发型
- 隋唐五代服饰 晚唐供养服饰
- 五代十国桑维翰简介 桑维翰的历史评价如何
- 古代如何保卫领导人 宋太祖创三衙禁军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