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离开紫禁城 皇宫内哭泣声一片

绍英作为内务府大臣,正出迎鹿钟麟 。在宫内,鹿钟麟向他出示了国务院通过的清室优待条件,要他转告溥仪,立即迁出皇宫!绍英虽几经斡旋,仍告无效,见确实无法阻止鹿钟麟,于是说:“请稍候,我去禀报‘皇上’……”至此,他不由仰天长叹:“大清国算完啦!”溥仪闻听大惊失色:“告诉他们,我答应迁出宫外,容我收拾一下衣物 。”惊人的消息,像长了飞毛腿,瞬间便传遍了皇宫各个角落 。
溥仪悠闲地走进了储秀宫 。
这是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五日 。太阳刚刚露出了一个侧脸,储秀宫凌空翘起的飞檐邸吻上,稍稍染上了一层淡淡金色 。
晨曦微露,孙耀庭起了床,匆匆赶到储秀宫婉容的屋外站班 。
“万岁爷到!”随着一声传报,溥仪走进了宫 。他身穿一套西服,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脚穿一双锃亮的皮鞋 。
“万岁爷,”孙耀庭小心翼翼地向溥仪禀告,“现时,皇后还没起床……”
“知道啦 。”溥仪一摆手,自顾自地走进了屋 。
“来,寿儿,”溥仪进屋后,见婉容果真没起床,就叫醒了她,然后,又走了出来,“跟我踢毽玩儿 。”
孙耀庭转身进屋拿出了一个鸡毛毽,走到了院中 。
“接活儿……”溥仪踢了几个之后,猛然将毽挑到了孙耀庭眼前,他急中生智,马上用脚接了过来,将毽子又高高地踢到了空中 。
前不久,婉容的生日过了没多少日子,十月二十日,端康太妃突然发病,在永和宫溘然去世,灵柩移奉慈宁宫 。仿佛为这即将寿终正寝的末代王朝发“丧”似的,满朝大臣都披起了孝衣 。
外人不知,宫里有一个奇特的规矩,平时谁也不准擅自拍巴掌,如有违犯,定是轻饶不了 。只有皇上、皇后、太妃殡天或忌日,由敬事房的太监通知,约定时辰,乾清宫太监总管一拍三下巴掌,众太监便齐声哭出来,叫作“举哀” 。
其实,这最多是无泪干嚎,民间通常贬义地俗称之“嚎丧” 。哭上几声,再由乾清宫太监总管拍几下巴掌,遂告“哀止” 。由于孙耀庭一直伺候端康太妃,还真的抹了几滴眼泪 。
在一片悲凉的哭丧声中,还没等棺椁正式“发丧”出宫,震惊中外的“逼宫事件”,又敲响了逊帝那“小朝廷”的最后丧钟 。
多事之秋 。一九二四年,奉系军阀张作霖与直系军阀冯玉祥拉开了一场“中原逐鹿之战” 。对峙的双方,剑拔弩张:吴佩孚当时是直系总司令,亲自上阵督师作战 。冯玉祥当时任前线总指挥,九门提督王怀庆任副总指挥 。时任直系陆军检阅使的冯玉祥,又亲率两师人马驻兵南苑 。
直奉战争的结局,竟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 。正当双方面临酣战之际,冯玉祥突如其来倒了戈,回师京城,将贿选上的大总统曹锟囚于中南海延庆楼 。随着冯玉祥的一纸“和平通电”的发出,直系军阀彻底宣告崩溃 。
【末代皇帝溥仪离开紫禁城 皇宫内哭泣声一片】宫外急转而下的局势,对于“小朝廷”非同小可,然而,宫内仍是一潭死水 。溥仪没有因此丧失了雅兴,一起床,就到储秀宫踢起了毽子 。
表面看上去,他神态自若,绝没有想到,直奉战争竟能使他的命运发生历史性的突变 。
紧锣密鼓中,京畿警备司令鹿钟麟建议紧急召开内阁会议,讨论修改“优待清室条件”,与此筹备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 。
当毽子高高地被踢起在空中时,溥仪的命运实际已经发生了变化 。只不过,他全然不知罢了 。
这当儿,孙耀庭边陪着他踢毽,一边时时地观察着婉容的动静 。他见皇后起了床,就对溥仪奏道:“奴才听皇后起来啦 。”
“走,进屋去 。”溥仪叫他进了屋 。见婉容到西暖阁去漱洗、梳头,孙耀庭去后边拿出了一块布,“万岁爷,我给您擦擦皮鞋 。”
“得,你少打点儿油 。”溥仪随便地跷起了脚 。
“是喽 。”孙耀庭仔细擦着皮鞋,又恭维着与他聊天 。没过一会儿,溥仪抬起了脚 。“得,行啦 。”
溥仪又随心所欲地走到钢琴前坐下,欢快地弹起了钢琴 。岂料,这正是“出宫”的前奏曲 。
弹了没几下,琴声戛然而止 。溥仪忽然想起了还没喝早茶,便吩咐孙耀庭传“茶盒子” 。
“回万岁爷,‘茶盒子’还没来呢 。”
“就拿娘娘的喝吧 。”溥仪倒不十分在乎 。
“……”说着,孙耀庭用婉容的茶具给溥仪端上了茉莉花茶 。
溥仪停下来,洋洋自得地喝着早茶,尔后,又继续弹起了钢琴 。
一曲未终,内务府大臣绍英、耆龄、宝熙,以及溥仪的老丈人荣源,紧急进宫求见 。溥仪知道这时,没有十万火急之事,他们无论如何不会追到储秀宫,于是一声:“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