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离开紫禁城 皇宫内哭泣声一片( 三 )


“告诉他们,我答应迁出宫外,容我收拾一下衣物 。”
惊人的消息,像长了飞毛腿,瞬间便传遍了皇宫各个角落 。
“皇上答应出宫啦!让咱们马上拾掇东西,晚了军队一冲进来,可就来不及喽……”
“万岁爷刚刚交出了‘传国玉玺’,给了鹿钟麟!”
莫辨真伪的几声惊呼,皇宫可就全炸了窝 。孙耀庭向婉容这么一禀报,她没了主意,哭丧着脸,小声地对他说:“你可甭为了咱们这点东西丧了命啊!要是有军队的大兵来要这些个东西,你就告诉他们,这是我们‘主儿’的,非要不可的话,索性痛痛快快地递出去,就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能保住人怎么都行……”
这一番话,把随后走进来的几个太监、宫女深深地打动了 。没想到,平日她对大家没显出过多亲热劲,节骨眼上还挺有点儿情分 。
这时,婉容哭了,眼泪一行一行地往下落,随之,大家也禁不住痛哭失声 。瞬间,整个储秀宫内哭成了一锅粥 。
午饭端了上来,谁也没有心思吃,大家你瞅我,我瞧你,哪个人都是心事重重,愁眉紧锁 。饭,由着它凉了,又撤了下去 。午饭没吃成,外边又喊了起来:“赶紧出宫,出去晚了,可就不行啦……”
怎么个不行法,哪个说得清?可谁也不想把性命当儿戏,纷纷七手八脚地拾掇东西 。
“万岁爷让咱们一起从顺贞门出宫 。即刻准备停当 。”奏事处太监赶了来,传达了溥仪的最后一道旨意 。
总算能活命了,孙耀庭叹了一口气 。惟恐发生其他变故,婉容与孙耀庭等人商议,不多带什么东西了,只拿几件随身的衣物,先保住命要紧 。众人点头称是 。
午后两点钟,一嗓子不知从哪儿传来的吆喝声:“出宫喽……”凄凉地回荡在如临大敌的宫内,更增添了一种说不清的恐惧感 。孙耀庭明白约定好的最后出宫时限已到,用眼角瞟着婉容的脸色,悄声地禀告说:“皇后主子,时候到啦 。”
“走……”她的嘴巴张了张,只说出了有气无力的一个字 。
这一行人,以婉容为首,提着大小包裹,在御花园东头迎候溥仪 。一会儿,溥仪身后带着几名非太监的“外随侍”,淑妃文绣、溥仪的岳父——荣源、内务府大臣绍英、宝熙、耆龄,也随之疾步走了过来 。其中最显眼的是,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 。刚才,溥仪让孙耀庭四处找荣源时,他就见到了载沣走进宫门,神色慌张地奔向了养心殿 。他身穿上朝的“补服”,头戴宝石顶的帽冠,引人注目的是那三眼花翎,在顶戴上微微颤抖 。
正当几股人从御花园走向顺贞门时,载沣面对景山的万寿亭,慨然兴叹,“咳……”随之,又悲痛欲绝地吼道:“大清国从此完啦……”
众人,包括溥仪在内,眼看他将三眼花翎的朝冠,顺手扔弃在假山旁,谁也没吭一声 。溥仪和皇后、淑妃以及身旁的三十多个太监、宫女,默默地走向了御花园后门——“顺贞门” 。
微风中,只有那三眼花翎,随风轻轻地颤动着 。
丢弃的三眼花翎,不仅标志着清朝摄政王的地位,早已付诸东流,也成为了溥仪前途的谶兆 。
孙耀庭跟随着溥仪走近神武门,只见几辆轿车在那儿已等候多时 。鹿钟麟神情严肃地通知溥仪:“这是要接你们到北府去!”说话的口吻,没有丝毫余地 。
也没向溥仪打招呼,张璧径自上了第一辆轿车 。溥仪第一次被指定坐在了第二辆轿车上 。孙耀庭和另一个宫女陪着萎靡不振的婉容,坐进了第三辆车,淑妃文绣则坐在了第四辆轿车里 。第五辆,是负责殿后的鹿钟麟乘坐 。绍英等内务府大臣登上了末后的轿车 。只见宫门两旁,站立着戒备森严的手枪队和大刀队,一个个面色铁青,如临大敌 。
轿车驶出神武门时,孙耀庭偷偷地朝外瞧了一眼,吓得汗都冒出来了,一看婉容也是紧张得要命,不错眼珠地瞅着前面车子将要驶往何方 。
街上,除了警戒的军队以外,挤满了围观的老百姓 。驶近后门、柳树井时,路两旁围观的人群挤了一街筒子,人山人海 。
“‘皇上’出宫来喽!”
“看‘皇后’噢……”
街上的人们,指指点点,朝着车子驶来的方向拥着,嚷着……孙耀庭见婉容拼命地低头,惟恐百姓认出她来,宫女害怕得脸都变了色 。此时,他两手紧攥着车上的把手,额头也沁出了大滴汗珠 。
一连串的汽车喇叭,驱散了路上的行人 。张璧乘坐的汽车在前,鹿钟麟乘坐的汽车殿后,仿佛押送一般,在不断的鸣笛声中,轿车驶向了什刹海北岸的醇亲王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