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历史事件 战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汇总( 二 )
阴晋之战
阴晋之战是指公元前389年,秦军为夺取被魏占领的河西地区,而动用50万大军攻魏,而魏军在名将吴起率领下以在阴晋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
名称:阴晋之战
地点:阴晋(今陕西华阴东)
时间: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
参战方:魏国,秦国
结果:魏军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参战方兵力:秦国 50万、魏国 5万余
主要指挥官:吴起,秦惠公
田氏代齐
田氏代齐,指中国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事件 。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 。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绝祀,姜姓齐国完全为田氏齐国取代 。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指历史上东周(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的合称)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齐、楚、秦、燕、赵、魏和韩,这七个国家被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 。
棘蒲之战
棘蒲之战发生於前381年,楚国、赵国联军打败魏国的一场战争 。
赵敬侯四年(前383年),赵国在刚平筑城用以入侵卫国,卫国向魏国求援,魏军在兔台打败赵军 。前382年,魏国联合齐国为卫国报仇,出兵攻打赵国,攻取刚平,兵锋直指中牟 。赵国遂向楚国求援 。
前381年,楚国出兵援助赵国,与魏军大战於州西 。楚军穿越魏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的城门,驻军林中,兵锋直抵黄河两岸 。楚、赵联军大败魏军,赵军乘机攻占魏国棘蒲(山东省魏县南)、黄城(河南省内黄以西)等地 。
韩灭郑
韩灭郑之战,指前375年,韩国灭郑国的一场战役 。
前423年,韩武子伐郑,杀郑幽公 。郑人立幽公弟郑??公 。前408年,韩景侯伐郑,取雍丘 。郑在京筑城 。前407年,郑伐韩,于负黍(在洛州阳城县西南三十五里)大败韩兵 。前400年,郑围韩国阳翟 。前398年,郑??公杀其相驷子阳 。前396年,驷子阳之党杀弑??公而立幽公弟为郑康公 。前394年,负黍反郑归韩 。前385年,韩伐郑,取阳城 。前375年,韩哀侯灭郑,不久迁都到郑国故都新郑 。
浊泽之战
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在魏与韩赵之战中,韩、赵联军在浊泽(今山西运城境)进攻魏军的作战 。史称“浊泽之战”此战,联军在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由于赵、韩的严重分歧,因不能协同而由胜转败,使魏国终免于分割 。
名称:浊泽之战
地点:浊泽(今山西运城境)
时间:公元前369年
结果:子罃自立为魏惠王
交战各方:韩国赵国联军魏国
相关人物:公孙颀、子罃、韩懿侯、赵成侯
东
东,一词是方位名词,来自于甲骨文 。一般指太阳升起的地方 。
西
西,在汉语中是地理方位名词,来自于甲骨文 。一般指太阳落山的地方 。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
中文名:商鞅变法
变法时代:东周
所在国:秦国
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
变法国君:秦孝公
变法人物:商鞅
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的 。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 。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 。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赵,国内空虚,遂引兵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果然诱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 。孙膑又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大败魏军,并生擒庞涓 。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
名称:桂陵之战
地点:主战场为桂陵,襄陵、邯郸等地也有战斗爆发
时间:公元前353年
结果:齐军胜利
参战方兵力:田齐 齐威王,田忌,孙膑等
各方兵力:田齐 80,000人;魏国 80,000人
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时的损失,进攻弱小的韩国,使其向齐国求救而引发的一场齐魏战争 。
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战国时期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 。
推荐阅读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汉朝时期的西域国 最小的国家只有27户194口人
- 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 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 芈月传的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的一位公主
- 揭秘:民国时期上海名媛离名妓有多远?
- 春秋战国政治 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
- 汉武帝时期谜案 窦婴之死与“先帝遗诏”
- 冰糖葫芦产于南宋时期 宋光宗贵妃靠其治愈顽疾
- 先秦四大荒唐的好色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