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学历造假 孙中山被以讹传讹成为博士

1923年,孙中山在广东当非常大总统的时候,专门组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可见,博士这个头衔,不但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的公认,孙中山本人也自认无愧 。
真假学历的纷争,让人不禁想起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主人公方鸿渐依靠一所专门制造假文凭的“克莱登大学”,在欧洲留学,最后拿回了美国学位的事 。
在中国近代史上,这种出洋镀金拿假文凭的事情屡见不鲜,而且涉及不少大人物,就连孙中山和蒋介石两位大总统也都身背“学位疑案” 。
孙中山:“野鸡大学”毕业,未获博士学位
1879年,孙中山13岁就离开家乡,随兄长孙眉到檀香山教会学校就学 。1883年,孙中山回国后,先后进入香港拔萃书院、中央书院、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学堂、香港西医书院 。根据国民党过去的宣传,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的学业成绩相当优异,大小考试都常拿满分 。1892年7月,孙中山作为香港西医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官方宣传甚至还说,这个成绩不但在当时是第一名,此后百年港大医学院也没人打破过 。其实不然 。1992年11月,台湾《传记文学》(第61卷第5期)载文批驳了这一说法,文章指出:孙中山在西医书院的学习成绩并没有什么非凡之处,因为这个班上只有孙中山和江英华两个学生,拿第一似乎算不得什么伟大事迹 。
官方宣传还把香港西医书院说成是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前身 。其实所谓香港西医书院只是个未获立案的“野鸡学校”,成立于1887年,孙中山是该校第一届学生 。而港大成立于1911年,西医书院于1913年并入该校医科,1915年宣布结束 。也就是说,西医书院只是在港大建校之初被吞并的一所学校,并非港大医学院前身 。
由于香港西医书院的毕业证书不为香港当局承认,因此孙中山毕业后无法获得行医执照,毕业即等于失业 。为解决就业问题,孙中山到处奔走,拉关系求贵人走了不少后门,均无效果 。于是只得改去澳门行医 。澳门行医也要执照,孙中山也没有申请下来,没办法,他只好无照行医,结果又被澳门当局禁止 。实在没有办法了,他又跑回国内,在广州开办“中西药局” 。也许是这张医学文凭让他吃够了苦头,没多久,孙中山就干脆弃医从政,转行闹起革命来了,此所谓“不能为良医,则退而为良相” 。
那么孙中山的博士头衔又是如何来的呢?1894年,孙中山找到香山同乡郑观应,希望他帮助自己上书李鸿章 。于是,郑观应写函给盛宣怀,请他转达 。在推荐信中,郑观应写道:“敝邑有孙逸仙者,少年英俊,曩在香港考取英国医士,留心西学……”盛宣怀接到信后,在信封上写下“孙医生事”和“陶斋”(郑观应的别号)六个字,就转了出去 。由此可见,孙中山其实是以医生的身份出道的,而“博士”这个职称,似乎是在翻译“Dr 。”过程中,将医生、博士的称谓混淆而来 。孙中山当时也就听之任之,似乎并没有主动澄清,而且在其后与国际友人的书信交往中,有意无意地署名“Dr.SunYat-sen”,孙博士的头衔也就慢慢传开了 。
1923年,孙中山在广东当非常大总统的时候,专门组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可见,博士这个头衔,不但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的公认,孙中山本人也自认无愧 。其实孙先生是不是博士并不要紧,世上没有一所大学设有革命专业,也不会有授予“革命博士”的地方 。孙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只要革命能成功,他本人是不是博士也就无所谓了 。
蒋介石:只读了预科班却谎称军校毕业生
如果说孙中山的博士是以讹传讹的结果,那蒋介石的文凭就纯属自己吹出来的了 。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在蒋主席的钦定履历中,赫然有“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最高学历 。而1937年5月出版的《蒋介石全集》,于《传略》中也赫然有“初入日本振武学堂,继入日本士官学校”字样 。这种说法也就流传下来了 。可是实际究竟如何呢?
1907年,时年20岁的蒋介石进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炮兵 。1908年春由清政府陆军部选送到日本陆军预备学校——振武学校学习军事 。据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说:“中国武备学生接受预备教育的期限,因学校、时期而有所不同 。成城学校时代概为16个月,而振武学校则有数次变更 。创立之初为15个月,1905年10月,改为18个月,次年,再改为2年,旋改为3年,直至该校废止,未再有更动 。”蒋介石似是“旋改为三年”时期的三年制,故虽说三年,实在成分不足也 。振武学堂的军事课时仅仅不到20%,而且是最基本的军事常识 。即便如此,蒋介石的成绩也仅仅是勉强合格,毕业后,只能在日本陆军第13师团野炮兵第13联队第5中队当马夫 。也就是说,蒋介石在日本受的是军士教育程度的训练,相当于初中学历 。可他从日本回国后,到处说自己是日本士官学校第6期毕业的 。当时正是用人之际,谁还去核查学历的真伪?1911年辛亥革命后,蒋介石回国就在沪军陈其美部任团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