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并不“八股” 张之洞殿试频出吐槽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的“高考”科举考试中,所考的内容大都以八股文为主 。在位于休宁县中国状元博物馆内,珍藏着多份古代科举考试时的试卷 。从试卷的内容来看,考生的文章并非传说中思想僵化的八股文,考试的文章谈古论今,无所不包,甚至有的考生观点新锐犀利:光绪六年休宁籍状元黄思永在殿试文章中,大谈促使官吏清廉可借鉴汉代制度;清末名臣张之洞在殿试时,发牢骚式地“吐槽”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弊端……
状元试卷上对官吏廉洁大加评论
【古代科举考试并不“八股” 张之洞殿试频出吐槽】在位于休宁县的中国状元博物馆内,采访人员见到了这份珍贵的状元殿试试卷 。这份试卷长约1米,宽20厘米,卷面有些残破,背面用宣纸托裱,用小楷毛笔字书写,是光绪六年休宁籍状元黄思永参加殿试时作答的试卷的草稿原件 。
据休宁县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这份试卷时北京大学教授程道德先生捐赠给中国状元博物馆的 。此前属于皇家秘档,但清末从皇宫内流落到民间,后被程道德教授所收藏,程道德教授收得此试卷时,试卷早已残破不堪,故宫博物院的专家鉴定认定为当年殿试时黄思永的殿试草稿卷,并进行了修复 。2006年,程教授将这一珍贵的文物捐赠给中国状元博物馆 。
在这份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到,黄思永文章的议论中心是如何考察选拔官员,确保官员廉洁奉公 。黄思永在试卷中首先论述了历代用帝王的恩德、程朱理学的教化来教育官员廉洁的重要性,然后再提到这些道德的感化并不能使所有官员保持廉洁,对于官员要建立一套严密的考察任用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官员的行为 。甚至他在试卷中对汉代考察官员的方式津津乐道:“唯汉代考察之法最为精密,汉以六条查两千石,如田宅逾制牟利渔侵诸禁是也……”
八股文只占考试很小一部分
休宁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汪顺生告诉采访人员,从这份清代状元的殿试试卷的内容来看,根本找不到八股文的影子 。因为明清时科举考试并非考的都是八股文,八股文只是考试的一部分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等等级,除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之外,其余考试都要考三场,每场三天,一共九天时间 。第一场是考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第二场考的是官场应用文,包括上下往来的公文和案件的司法判文;第三场考策问,类似于现代的议论文,题目会涉及到很具体的国计民生问题,要求考生给出对策和办法 。
考生们从乡试、会试一路走来,优胜者最终会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 。而殿试明清两代只考一天,以“热点话题”为题,进行议论,就像现今写作议论文 。
而这位在文章中显示出宏才大略的状元郎,最终却没能在官场上一展宏图 。汪顺生告诉采访人员,黄思永在获得状元的身份后,先后任翰林院修纂、军机处章京等小官职,此后又成为一名官商,反而在商场上一帆风顺 。他曾开办过天津北洋烟草公司、北京爱国烟厂等实业,后又在清政府商部任职,辛亥革命以后卒于上海 。‘
参加科举考试考生要被“查三代”
在休宁县的中国状元博物馆内,还珍藏着一份同为程道德教授捐赠的、清末名臣张之洞的殿试试卷 。
在试卷的开头张之洞写道:“臣张之洞二十六岁,直隶天津府南皮县人,由附生应咸丰二年顺天乡试中式,由举人觉罗官学教习 。应同治二年会试中式,恭应殿试,恩科会试中式一百四十一名贡士,保和殿覆试一等第一名,殿试一等第三名,赐进士及第 。谨将三代脚色开具于后:曾祖怡熊士故仕,祖廷琛士故仕,父锳士故仕 。”试卷前,还钦命阅卷大臣的名单,文渊阁大学士,还有六部尚书的名单 。
试卷中将祖上三代的身份标明清楚,汪顺生介绍,祖上三代如有四类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即“戴罪之人、为奴之人、为娼之人、为戏子之人” 。而这张考卷中,张之洞将祖父、父亲亡故写明,也是因为他此前因为父亲的去世,失去了参加此后会试、殿试的资格 。汪顺生介绍,早在11年前的咸丰年间,张之洞就已在乡试里中了举人 。但他的父亲去世,他需要返乡为父亲守孝,无法参加考试 。而守孝结束后,两次会试却由他的族兄张之万担任主考官的影响,张之洞需要回避,又无法参加考试 。
张之洞试卷中尽显“愤青”本色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张之洞以举人的身份担任了11年小官 。同治二年,26岁的张之洞终于在会试中取得了141名、保和殿覆试一甲第一名的成绩,有了参加殿试的资格 。但因为有11年时间因科举考试制度的限制被无法“进步”,他在殿试时,就像一个“愤青”一样,将长期淤积在心里对科举考试的牢骚,发泄在试卷的文字之间 。
推荐阅读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用石油大败突厥骑兵!看石油在古代的妙用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因做了这事 所以姜子牙并不是真心要帮助西岐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 古代女子出嫁洞房“八件套” 是些什么东西
- 中国古代著名男宠 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黯然失色
- 古代文人笔下的阴间妓院 死后重操旧业
- 古代皇帝房事 后宫佳丽生理期“带血作战”
- 古代如何放假 唐代3个黄金周 宋代春节一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