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事记|虎扑,B站和小红书的“肋骨”?

文章图片
图1/8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 / 彦飞编辑 / 王靖
来源:字母榜
面对日益凸显的用户增长压力 , 用户以年轻人为主的B站和以女性用户为主的小红书 , 正把更多目光投向消费金字塔中的最底层——直男 , 而且是中年直男 。
去年12月初 , B站拿下未来三年的英格兰足总杯中国大陆数字媒体独家版权 。 这是B站首次把内容版权布局延展到体育板块 。
为了吸引观众 , B站宣布免费直播足总杯所有比赛 。 相比之下 , 咪咕视频的英超赛季包售价158元 , 单场比赛售价约3~4元 。 在花钱看球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 , B站的免费直播无疑颇具吸引力 。
此外 , B站请来了詹俊、张璐、董方卓等足球名嘴 , 解说重点场次;并开通“英格兰足总杯赛事菌”官方账号 , 发布比赛集锦、精彩进球等 , 目前上传43条视频 , 累计逾10万粉丝 。

文章图片
图2/8
觊觎直男的小红书同样试图从体育赛事取得突破 , 其动作比B站更快 , 切入点则选在了奥运会 。
去年7月 , 小红书成为央视奥运战略合作伙伴 。 东京奥运会期间 , 小红书在央视融媒体矩阵上获得密集曝光 。
下月初 , 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 。 小红书并未获得本届赛事IP授权 , 但仍然通过与数十家冰雪场合作、邀请冰雪运动达人入驻等方式 , 启动“冰雪季”运营活动 , 试图再次搭上顺风车 。
在直播、短视频、手机游戏等扁平化娱乐方式的冲击下 , 充斥着精英主义和宏大叙事的足总杯、奥运会之类的传统体育赛事 , 并非95后、00后等“Z世代”年轻人的宠儿 。 这些赛事从电视直播年代一路走来 , 典型观众画像是中年直男 , 恰恰可以填补B站和小红书的用户空白 。
目前 , B站和小红书是国内价值最高的两大互联网社区 , 但都需要应对突破核心圈层、吸引更广泛用户的挑战 。
B站的问题是用户过于年轻 。 2020年底的一场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 , B站CEO陈睿曾透露其用户平均年龄只有21岁 , 而新增用户的平均年龄仅20岁 。 这不仅让B站的活跃用户天花板清晰可见 , 也限制了广告业务的想象空间 。
小红书的问题则是女性用户浓度太高 , 占比超7成 。 小红书目前主要靠广告赚钱 , 而不平衡的用户性别结构 , 显然不利于招揽汽车、白酒、数码等板块的广告主 。

文章图片
图3/8
两大平台“破圈”主要靠强运营 , 比如B站的《后浪》、小红书的尹正焖菜等 , 均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圈外用户的关注 。 但用户结构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 借助大型体育赛事 , 把以中年直男为主的体育迷收入囊中 , 对B站和小红书来说是值得尝试的一步 。
但买版权易 , 留用户难 。 最大的挑战是 , B站和小红书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氛围 , 不太可能随着体育内容的增加而改变;即使短期吸引了大量新用户 , 也难以凭借社区本身的吸引力让他们沉淀下来 。
然而在用户增长压力面前 , B站和小红书很有必要啃下直男这块硬骨头 。 如果穷尽了各种手段仍然无法突破 , 两大平台不妨考虑收购虎扑 , 用“体外培养”的方式曲线解决问题 。
根据多方报道 , 虎扑目前的注册用户超1亿 , 总活跃用户达8000万 。 但这类数据不可深信 , 第三方机构监测的MAU数据多在数百万量级 , 对于两大平台虽有裨益但意义不大 。
B站和小红书唐倘若拿下虎扑 , 真正价值是“直男社区”的品牌 , 以及兼具黏性和创作活力的PUGC用户 。 假如能够为我所用 , 两大社区在突破直男堡垒时就能够抢占一块核心阵地 。
A
B站和小红书分别拥有数亿MAU(月活跃用户)和数千万DAU(日活跃用户) , 且仍在增长中 。 同时 , 其核心用户画像分别是Z世代和城市女性 , 商业化看上去也要比文青、高知、直男之类的人群靠谱得多 。
但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枯竭 , 以及社区规模的放大 , B站面临着用户增长放缓的难题 , 而小红书亟需改善用户性别结构 。
根据财报 , 2020年第二至第四季度 , B站的月均MAU增速分别为55%、54%和55% 。 这种高速增长既有疫情催生更多需求的因素 , 也有B站大力破圈的成果 。
但到了2021年 , B站的用户增长有所放缓 , 前三季度月均MAU增速分别为30%、38%和35% , 相比上一年收缩20个百分点 。
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 , B站MAU已达2.67亿 。 再加上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互联网视频内容的非常规需求减弱 , B站想要重新拉高增速并不容易 。
B站此前制定了“2023年前4亿MAU”的目标 。 如今所剩时间不足一年 , B站仍然面临约1个亿的MAU缺口 , 必须尽快找到新的用户金矿 。
相比之下 , 小红书的用户体量相对小一些 , 增长仍然很快 。 小红书官方数据称 , 2020年6月其MAU超过1亿 , 2021年11月达到2亿 , 一年半翻了一番 。

文章图片
图4/8
不过 , 男女失衡一直困扰着小红书 。 它由跨境购物指南演变而来 , 自带“种草”基因 , 女性用户和美妆、生活类内容长期占主导地位 。 这种氛围塑造了小红书的社区气质 , 也影响了外界的观感 ,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男性用户的融入 。
B站和小红书已经意识到了问题 , 并尝试从多个维度上做出改变 。
其中 , B站做出了刷屏短片《后浪》 , 何冰的演讲看似是在拥抱年轻人 , 骨子里则是在营造居高临下的“爹味” , 以迎合中年人的情绪 。

文章图片
图5/8
去年底的B站跨年晚会 , 也越来越向地方台春晚靠拢 , 二次元浓度稀薄了很多 , 日语歌曲则被薛之谦、周深、凤凰传奇们取代 , 甚至加入了德云社的相声 。
小红书大幅扩充内容矩阵 , 美食、数码、运动等品类是重点包装对象 。 它的最新广告片除了选择了当红艺人刘昊然外 , 还请来了滑雪名将谷爱凌 。 艾弗森、马布里、周琦等篮球明星也纷纷受邀入驻 。
过去两三年间 , 两大社区四面出击 , 《后浪》、尹正焖菜之类的爆款也做了不少 。 但从运营数据来看 , 战术层面的胜利 , 尚未带来战略层面的成功 。
公开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 , B站的35岁以下月活用户占比超86%;小红书并未公布男女用户占比的变化 , 但外界普遍预计女性仍占70%甚至更高 。 这种用户结构显然会对两家公司的收入形成拖累 。
B站游戏业务近几个季度增速下滑 , 与新增用户的年龄偏小、消费能力偏低存在关联 。 小红书女性用户占比过高 , 限制了广告主的选择余地;而互联网广告整体低迷 , 也加大了小红书获取广告收入的难度 。
祭出效果更明显的“杀招” , 挖掘更具变现潜力的圈外人群 , 对B站和小红书的重要性开始凸显 。 历来不受国内互联网公司待见的直男 , 是时候走进中国两大社区视野了 。
B
粗略估算 , 中年直男是一个数亿规模的人群 , 且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意愿 。 这一人群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体育 , 尤其是足球、篮球等热门项目 。
B站和小红书相继入手赛事版权 , 希望借助体育内容打动35岁以上的男性人群 。 但目前来看 , 两大社区围绕比赛各种凹造型 , 实际效果却并不算理想 。
B站官宣拿到足总杯版权的第二天 , 直播了第二轮的多场比赛 。 但直到今年1月上旬 , 足总杯进入第三轮 , 曼联、曼城、切尔西等强队纷纷出战 , 官方直播间的人气才开始攀升 。
例如 , 1月9日利物浦4:1大胜什鲁斯伯里 , 直播间观看人数一度接近800万人次 。 同时段的其他热门比赛也有类似表现 。
然而 , 这种热度来去匆匆 。
B站在赛后放出利物浦的比赛录像 , 播放量仅2.1万次 , 弹幕95条 。 “英格兰足总杯赛事菌”发布的其余内容同样惨淡 , 只有知名球迷“退钱哥”录制的足总杯宣传视频播放量达到100万次 , 超过其余四十多条内容的总和 。

文章图片
图6/8
此外 , B站UP主对于足球的兴趣有限 , 围绕足总杯的二次创作少之又少 , 反映出创作者社区并不积极 。
更重要的是 , B站依靠免费看球吸引了大批观众 , 但在“白嫖”之后 , 许多用户并没有沉淀在社区内 , 更没有塑造出新的小圈子 。 从体育类KOL的粉丝量 , 可以管窥这一事实 。
B站此前邀请了中国男足队长冯潇霆入驻 , 利物浦、拜仁等著名足球俱乐部也开设了官方账号 。 然而 , B站用户的热情不高 , 冯潇霆在微博拥有246万粉丝 , B站粉丝却不到5万;利物浦的粉丝只有1万出头 , 拜仁也仅积累了不到15万 。
小红书也面临着类似的难题 。
东京奥运期间 , 小红书邀请大批运动员、体育采访人员和运动达人入驻 , 组织数十位博主组成报道团 , 还发起“参与奥运的1000种方式”等主题活动 , 激励用户发布奥运相关内容 , 一时间吸引了大量关注 。
但从建立社交关联、贡献社区内容等维度观察 , 这些举措的影响力较为有限 。
例如 , 被小红书重点推广的谷爱凌 , 迄今只有16.5万粉丝 , 单条笔记点赞量数千至数万不等 , 与欧阳娜娜等艺人的数百万粉丝不可同日而语 。
此外 , 在经历了东京奥运期间的高密度内容运营后 , 小红书用户对于体育内容仍然不很“感冒” 。
以女足亚洲杯为例 , 1月20日中国女足4:0战胜中国台北队 , 小红书相关帖子的评论只有50多条 , 而垂直足球APP懂球帝的同一条新闻的评论超1000条 。

文章图片
图7/8
B站和小红书通过收购版权、免费提供赛事内容 , 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体育迷;但比赛结束后用户又迅速散去 , 大多数人并不会继续消费社区内的其他内容 , 成为内容贡献者的更是稀少 。
在这种“潮汐效应”的影响下 , B站和小红书借助体育内容破局的功效势必要大打折扣 。
C
B站和小红书投入大量资源布局体育 , 却成效不彰 , 与自身的社区氛围密切相关 。 新用户难以融入老用户的圈子 , 沉淀和转化也就无从谈起 。
为了保护核心用户的体验 , 两大社区不可能对社区文化做大手术 , 只能局部微调 。 但在新的压力面前 , B站和小红书都需要尽快打开直男的突破口 。
在这种情况下 , 收购虎扑的价值开始凸显 。
虎扑是国内老牌体育社区 , 至今已有18年历史 。 它聚拢了中文互联网的一群专业球迷 , 产出赛事分析、交易传闻、行业观察等领域的专业内容 , 逐渐积累了大批泛体育用户 。 每年一届的女神大赛堪称破圈的神来之笔 , 让虎扑的受众大大扩张 。
2019年 , 虎扑CEO程杭曾表示 , “我们挖掘了一个男人的本质需求 。 那就是 , 男人喜欢和男人在一起 , 但男人不敢和女人说” 。 虎扑形成了独特的JRs(家人们)文化 , 被打上“直男社区”的标签 。
不过 , 在商业层面上 , 虎扑一路走来历尽坎坷 。
作为一个以NBA为核心的体育社区 , 虎扑最大的软肋是没有赛事版权 。 用户无法在虎扑看比赛直播 , 只能聊战术、侃八卦 , 甚至互喷 , 让更多体育迷望而却步 。

文章图片
图8/8
另一方面 , 虎扑的商业化一直做得不好 , 多年来高度依赖广告 。 程杭在2020年初的一次采访中透露 , 彼时公司的48%收入来自广告 。
过于单一和传统的营收模型 , 让虎扑并不受资本市场的待见 。 2016和2019年 , 虎扑两度冲刺上市 , 最终都折戟沉沙;字节曾在2019年以12.6亿元入股虎扑 , 成为第一大股东 , 但最新的工商信息显示 , 虎扑股东名单已经没有字节的身影 。
字母榜(ID: wujicaijing)就此事向字节方面求证 , 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应 。
独立社区难以生存 , 是中国互联网的共识 。 天涯、猫扑、铁血社区等论坛均为前车之鉴;虎扑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均面临融资困难 , 趁着仍然握有数千万用户及时卖身 , 正渐渐成为战略选项之一 。
从财务角度来看 , 虎扑的估值约为三四十亿元人民币;以B站和小红书的现金储备实力 , 拿下虎扑并不存在什么困难 。
另一方面 , 两大社区都在加速布局体育版权 , 而这正是虎扑所急需的 , 能够迅速改善社区内容仰赖版权大户腾讯体育之鼻息的窘境 。 而B站和小红书分别拥有数亿月活 , 其中包括数百万职业和半职业创作者 , 也能为虎扑带来庞大的潜在用户增量 。
在争夺直男的过程中 , B站和小红书出发点不同、目的也不同 , 但两者路径相似 , 最终很可能狭路相逢 。 谁能抢先出手、拿下虎扑 , 谁就有机会占据主动 。
【创事记|虎扑,B站和小红书的“肋骨”?】(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供应|报告:2021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创纪录,联想、惠普、戴尔前三
- Tencent|腾讯入股兰州牛肉面品牌马记永
- 硬件|2021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达到创纪录的2.68亿
- 硬件|日媒:日本对中国进口依赖度高 平板和笔记本电脑占比达98.8%
- 硬件|Jio正在开发一款预装Windows 10 ARM版的笔记本电脑“JioBook”
- 该公司|Jio正开发JioBook:预装Win10系统的ARM笔记本电脑
- 系列|搭载 AMD 锐龙 6000 处理器的笔记本本月开始上市
- 日记|生龙活虎迎新年 劳逸结合过寒假
- Intel|英特尔A370M入门级笔记本GPU基准测试 性能接近GTX 1650 SUPER
- 水鸟|2022海南越冬水鸟调查:记录到水鸟71种32866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