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进军元宇宙?为中小企业纾困,今年有这些新举措

作者:祝嫣然 责编:姚君青
工信部表示 , 培育一批进军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
“中小企业好 , 中国经济才会好;中小企业稳 , 宏观经济大盘才会稳 。 ”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1月2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称 , 针对中小企业今年发展中的新困难、新问题 , 要更加精准出台一系列政策 ,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 着力推动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
2022年 , 工信部将新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 , 进一步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 制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政策措施 , 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 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 , 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表示 , 培育一批数字产业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特别要注重培育一批深耕专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网络与数据安全、智能传感器等方面的“小巨人”企业 , 培育一批进军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
中小企业保持稳定恢复增长态势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 , 中小微企业在市场主体占比很大 , 目前中国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亿户 , 个体工商户突破1亿户 。 因此 , 怎样激活中小微企业的活力 , 对稳定宏观经济 , 实现稳中求进至关重要 。
过去一年 , 中小企业经受住了原材料价格高企、订单不足、疫情汛情等复杂严峻形势考验 , 保持稳定恢复增长态势 。 2021年1~11 月 , 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0.7%、28.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8%、17.1% , 进一步体现了中小企业的韧性和活力 。
这也缘于国家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 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 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
其中 , 减税降费力度进一步加大 , 继续实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3%降到1%政策 , 将增值税起征点由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 , 对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部分在原优惠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 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税收缓缴措施等 , 2021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1万亿元 。
金融支持方面 , 2021年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 , 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 。 截至2021年末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3% , 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过4400万户 。
此外 ,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 , 将返还比例从50%提高到60% , 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 。 2021年前11个月 , 共支出各类就业补贴827亿元 , 向326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达到192亿元 。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对第一财经表示 ,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最重要的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纾困和支持 。 在延续和落实制度性减税缓税政策的同时 , 各级政府有必要研究新的制度性减税降费措施 , 减轻企业负担 , 降低经营费用 , 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 。
推动中小企业强链补链稳链
中小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重要环节 , 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 。
徐晓兰表示 , 前一阶段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上的情况进行了梳理 。 如果把一条产业链打开来看 , 都能发现无数的中小企业在做支撑 , 我们的产业链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 , 很大程度上也归因于我国中小企业在产业布局上之深、之广 。
工信部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 , 通过“一纵一横”来推动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强链补链稳链 。
“一纵”就是聚焦产业链 , 开展中小企业强链补链稳链行动 。 近期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做出部署 ,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 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 推进制造业强链补链和稳链 。 其中 , 中小企业是制造业强链补链的重要力量 。 要部省联动 , 实施中小企业强链补链稳链行动 , 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 , 开展一系列活动 , 推动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市场、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 , 融通创新共铸产业韧性 , 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 。
“一横”是加强对服务业中小企业的分类指导 。 工信部会同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推动出台更多面向服务业中小企业的普惠性支持政策 , 助力稳定服务业产业链供应链 。
近年来 , 工信部加快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 会同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 , 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组成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 充分发挥优质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中的中坚作用 , 做强长板优势 , 补齐短板弱项 , 打造新兴产业链条 。
培育一批进军元宇宙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 也是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 。 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监测显示 , 我国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两化融合的水平分别从2017年的49.2%和38.1% , 提升到2021年的55.7%和51.9% 。
但相比而言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落后于大企业的 , 从供给端看 , 面向大企业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发展相对成熟 , 适合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还不足 。 从需求端看 , 中小企业尤其工业领域中小企业 , 由于人员、技术、资金等问题 , 仍然面临数字基础薄弱 , 转型内生动力不足 , “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等问题 。
梁志峰表示 , 继续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 ,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联手、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并举 , 供需两端发力 , 加大力度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 。
在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方面 , 工信部将支持数字化服务商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轻量化、低成本、易部署、易维护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 , 为中小企业开放平台接口、微服务和计算能力 , 便利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 支持数字化服务商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发展综合评价诊断服务 , 帮助企业摸清短板弱项 , 有针对性地提升数字化能力 。
【第一财经|进军元宇宙?为中小企业纾困,今年有这些新举措】梁志峰表示 , 抢抓国家推进新基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大好机遇 , 通过“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多种方式 , 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的进程 , 培育一批数字产业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特别要注重培育一批深耕专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网络与数据安全、智能传感器等方面的“小巨人”企业 , 培育一批进军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