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星发现,汤加火山喷发后,海面出现大量会“游泳”的石头



我国卫星发现,汤加火山喷发后,海面出现大量会“游泳”的石头


文章图片



我国卫星发现,汤加火山喷发后,海面出现大量会“游泳”的石头


文章图片



我国卫星发现,汤加火山喷发后,海面出现大量会“游泳”的石头


文章图片



我国卫星发现,汤加火山喷发后,海面出现大量会“游泳”的石头


文章图片



我国卫星发现,汤加火山喷发后,海面出现大量会“游泳”的石头


文章图片



我国卫星发现,汤加火山喷发后,海面出现大量会“游泳”的石头


文章图片



我国卫星发现,汤加火山喷发后,海面出现大量会“游泳”的石头


文章图片



我国卫星发现,汤加火山喷发后,海面出现大量会“游泳”的石头



汤加火山喷发后 , 美日等多国卫星 , 都拍摄到了火山喷发的震撼景象 。 事后 ,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也分别派出飞机进行了航拍 , 以了解火山喷发后汤加群岛的受灾情况 。

然而 , 距离汤加火山喷发仅数日 , 在周边海域就出现了一件怪事 , 这一幕恰好被我国的高分一号B卫星拍摄到 。

从传回的卫星画面可以看到 , 在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域周边 , 出现了很多褐色和红色的条状物 。 这些物质漂浮在海面上 , 会随着海水的流动而移动位置 。
通过初步估算 , 这些带状物的长度 , 最多的长达10公里 , 也有很多不规律的零散分布在周围 。
这些奇怪的物质是什么 , 与此次汤加火山喷发有什么联系 , 又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高分一号B卫星属于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一部分 , 具有观测幅度大、多光谱、分辨率高的优势 。 这些带状物能被高分一号B卫星拍摄到 , 说明它们真实存在 , 而且来头不小 。

通过研究发现 , 这些漂浮在海面的条状物 , 竟然是一种石头 。
石头不是比海水重吗 , 为何会漂浮在海面上呢 , 这些石头经历了什么?众所周知 , 大家都听说过“石沉大海”这个成语 , 简单地说 , 石头的密度 , 通常来讲 , 都会比海水的密度大 , 石头会沉入海底 。
普通淡水的密度一般为1000kg/m3 , 海水中由于富含盐分 , 密度比淡水稍高 , 能达到1020~1070kg/m3 。

石头的密度更大 , 能达到2200kg/m3左右 , 既然如此 , 石头的密度明显比海水大 , 理应沉入海底 , 为何还会漂浮在海面上 , 而且随着海水在移动呢?
火山喷发 , 本质上是地球内部释放能量的过程 , 在火山喷发时 , 主要表现为释放气体和岩浆 。
汤加火山喷发后 ,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冲入2万米高空的火山云 , 这足以表明 , 这次汤加火山喷发 , 释放了大量的气体 。

有数据认为 , 此次汤加火山喷发 , 仅释放的二氧化硫 , 可能就多达40万吨 , 这还不包括其他的气体 。
气体的密度小 , 比较轻 , 大部分都会排放到大气中 , 成为空气的一部分 。 但是有一部分气体就没这么幸运 , 还没来得及被释放出来 , 就被炽热的岩浆所包裹 。

这次发生大爆发的汤加火山 , 就位于洪阿哈阿帕伊岛上 , 这座岛屿本身就是一座海底活火山 。 因此在汤加火山喷发后 , 岩浆喷涌出来后, 会向海拔更低的海面流动 。
当岩浆遇到温度较低的海水后 , 会迅速冷却 , 那些被包裹的气体 , 此时也会想尽办法“逃出来” 。

【我国卫星发现,汤加火山喷发后,海面出现大量会“游泳”的石头】气体急着往外挤 , 岩浆又着急冷却 , 在这种情况下 , 冷却后的岩浆内部 , 就会形成很多气孔 。
这种内部被气孔充斥 , 满身疙疙瘩瘩的石头 , 被叫做火山浮石 , 也就是前面高分一号B卫星拍摄到的“条状物” 。

火山浮石的密度 , 大约只有600-900kg/m3 , 比水的密度要小很多 , 因此也可非常轻松地漂浮在海面上 。 远远地望去 , 绵延近10公里的浮石 , 漂浮在海面上 , 看着就吓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