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讨论黑色偷拍产业链 。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把注意力放在了妇科男医生的层面上 , 提出了“妇产科医生女性化”的观点 。
合理讨论是好的 , 但其中也有一些极端的失控舆论 , 从而导致男女对立 。
“介意男医生看病就回家等死呗”
“妇科不准有男医生 , 那泌尿外科也不要有女医生算了”
正如女医生所说 , 那位涉事人员 , 是男麻醉师 , 而并非是直接执行手术的医生 。
但互联网就是如此 , 事情讨论的焦点也总是在千变万化 。
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中 , 曾经有一道辩论题:该不该提倡妇产科医生女性化 。
正方的观点是:
1.妇产科查体时存在的性别尴尬
2.女医生的临床水平不亚于男医生
3.妇产科女性化可以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效率
反方的反驳观点是:
1.医学教育要培养全科医生
2.会导致男医生在妇产科领域的知识欠缺
3.患者的首要诉求是获得有效治疗
辩论题一出 , 就有人拿出数据说 , 这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
因为妇产科是男医生优先录取 。
无论支持还是反对 , 在医学里面的搞性别绝对化、性别歧视无异于是不利于前进的 。
我们更愿意看到让合适的人参与到合适的岗位 , 让患者得治 。
不否认有妇科医生中有污秽想法的男医生 , 但男医生也不能被一起个别社会事件而一竿子全部打沉船 。
社会上也有不少女性遇到过很好的男妇科医生 。
杨笠在进行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时 , 而负责的医生是男医生 , 全程很专业和没有丝毫尴尬 。
“我已经不只是一个女人了 , 我就是一个人 。 ”
也有从事妇科的女医生提出 , 男医生在妇科也有优势 。
例如全麻的病人单靠一个女医生是搬不动的;做手术也不用避忌经期等等 。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 担忧的患者也可以理解 , 毕竟妇检对部分女生来说 , 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
医生眼里的患者或者没有性别 , 但患者难免会有性别的心理压力 , 无论男医生还是女医生 , 如果可以事先征求 , 尊重患者的意愿 , 那医患矛盾是不是可以少一些?
当然 , 这是处在一个不紧急的情况下 。
紧急情况下 , 为了生命得到救治 , 也没有时间考虑这么多 。
过去几年 , 患者对异性医护人员的抗拒心理确实有所缓解 。
但妇科手术被直播事件的发生 , 也把过去辛苦建立的公信度再次破坏 , 甚至变得更低 。
妇科被偷拍的事件不是个例 , 作为女性有自己的担忧是正常的 , 所以也不应该骂一些有所担忧的女性在生命面前搞性别对立和歧视 。
这些都需要一分为二去讨论 , 而不是持绝对性的观点去以偏概全 。
我们也渴望这些问题能得到解决 , 社会上能多点宽容 , 女性可以不用学习摄像头防范注意事项 , 在阳光下生活 。
要实现或许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
但一些极端的对立和歧视 , 绝对是这条路上的绊脚石 。
推荐阅读
- 鸿蒙系统+5nm处理器,5G版现货充足,终于等到了
- 事件回顾:上海59岁知名医生侵犯女医药代表,事后提出500万私了
- 拒绝交易!库班正式表态,布伦森留队成定局,4年7200万多半也稳了
- 五眼联盟变五“瞎”联盟,间谍和特工都藏不住,一动都不敢动
- 论一辆重卡的自我修养
- 可怜!30岁男子“大年初二”猝死:连续3天熬夜打牌,酒局不断!
- 春节换机人士别着急,先了解一下这几款性能、拍照样样行的旗舰
- 妻子回娘家坐月子,闺蜜趁机对丈夫“下手”丈夫:认识当晚就开始
- 2017年大爷马路救下女孩,却被当场打断13根肋骨,大爷:好人难当
- 孕妇临产遇男护士“刮毛”,丈夫“主动请缨”,护士:不是闹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