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狮吼:盘点中国历史上怕老婆八大名人( 二 )


苏轼的本意只是发发牢骚,顺便调侃一下老友,却没想到“苏子文章天下闻”,陈慥从此名闻遐迩,成了怕老婆的典型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 。“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比喻威严 。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 。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至今仍然是凶悍妻子的形容词 。又因为陈慥字季常,后来人们就把怕老婆的人称为“季常癖” 。
6、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
以“戚家军”闻名于世的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统兵数十年,威震东南,战功卓著,但就是对老婆非常惧怕 。其部下皆不平,纷纷表示要为领导教训一下他的这个厉害老婆 。
戚继光被部下所激,命亲兵接老婆入军营 。帐内众将皆盔明甲亮,手执利刃,一派杀气腾腾,想给其妻一个下马威 。不一会儿,其妻来到营帐,见了这等阵势,却无丝毫恐惧之色,反而目光威严,对着戚继光喝道:“唤我何事?”戚继光闻言,胆战心惊,扑通一声跪下说道:“特请夫人阅兵 。”
又有一次,戚继光架不住部下的极力怂恿,冲入家里想用利剑吓唬一下老婆,以振夫纲 。当时其妻午睡刚醒,戚继光拿着宝剑大声喊喝以给自己壮威,其妻立马怒吼道:“你拿着宝剑想要干什么?”戚将军吓得浑身哆嗦,宝剑掉地,仓忙应答道:“我想给夫人杀只鸡吃,所以才高声叫唤 。”夫人一听,开口说:“以后杀鸡再不要大声嚷嚷 。”戚继光连连称是 。
7、民国怪杰辜鸿铭
辜汤生(1857.07.18-1928.04.30),字鸿铭,号立诚 。祖籍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 。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近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
民国怪杰辜鸿铭讨了一位中国太太,还讨了一位日本姨太太,她们对他很好,但有时也会联手对付这位古怪老头,因此辜鸿铭多少有点惧内,别人抓住这个题材调侃他时,他的回答出乎意料:“不怕老婆,还有王法吗?”
【河东狮吼:盘点中国历史上怕老婆八大名人】8、北大校长胡适
胡适生逢卯年,是属兔的 。他太太江冬秀是寅年生的,属虎的 。小兔自然怕老虎,所以有流传胡适怕老婆的笑话 。
胡适当年担任北大校长时,曾经对学生发表过一番“怕老婆”的“宏论”:“一个国家,怕老婆的故事多,则容易民主;反之则否 。德国文学极少怕老婆的故事,故不易民主;中国怕老婆的故事特多,故将来必能民主 。”
据《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记载,胡适不仅把怕老婆当作他的一句口头禅,而且还喜欢收集世界各国怕老婆的故事和有关证据 。有一次,一位朋友从巴黎捎来10 枚铜币,上面铸有“P.T.T” 的字样 。这使他顿生灵感,说这三个字母不就是“怕太太”的谐音吗?于是他将铜币分送朋友,作为“怕太太会”的证章 。后来台湾某报刊把这件事当作趣闻披露,他看到后还很高兴,当即给秘书胡颂平讲了一个他收集到的意大利人怕老婆的故事 。
胡适常买书,对旧书商很客气,但家中的财权掌握在夫人手中 。先生爱买书,太太不爱给钱,书账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下去了才出手还账,还账时嘴里还牢骚埋怨不断 。大家佩服胡适,但做他的买卖要和把钱抠得紧的胡太太打交道,大多感到麻烦不痛快 。
胡适在《胡适留学日记》中有一节“余之书癖” 。在旧书肆贱价购得两本原版世界名著——H·A·泰纳的《英国文学史》和吉本的《罗马帝国兴衰史》,胡适在日记中记下来,以志沧桑之慨,“吾有书癖,每见佳书,辄徘徊不忍去,囊中虽无一文,亦必借贷以市之,记之以自嘲” 。
岂止是买书惧内,还有饮酒,也怕老婆 。当然这可能是巧妙的托辞 。1931年春天,胡适由沪赴平,路过青岛,杨振声、梁实秋邀请他到青岛大学演讲 。讲题是《山东在中国文化里的地位》,就地取材,对于齐鲁文化的变迁,儒道思想的递演,讲得头头是道,孜孜不倦,听众无不欢喜 。当晚,青大设宴,有酒如渑 。当时,青岛大学的八位教授、老师经常聚会,名为酒中八仙,30斤花雕一直喝到酒坛见底 。胡适看到他们划拳豪饮的场面,连忙从袋里摸出一只大金戒指给大家传观,上面刻着“戒酒”二字,是胡太太送他的 。闻一多见状,笑呵呵地说:“不要忘记,山东本是义和团的发祥地之一 。”胡适以遵夫人之命为借口,作劝酒的挡箭牌,好在朋友也明白他的处境,也不勉为其难 。而事实上,除非身体情况不允许,“胡先生酒量不大,但很喜欢喝酒” 。(梁实秋语)胡适惧内,我以为,一是他深刻洞察了人类婚姻的本质和他所处的情状;二是他的确离不开他的太太,有爱有责任 。尽管胡适的身边不缺少红颜知己,也有婚外恋情,比如,韦莲司和曹诚英,但胡适与江冬秀牵手一生,不离不弃,白头偕老 。“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对曹诚英有这样刻骨的相思,胡适还是没有离开江冬秀,当然这不是惧内能解释的,这是胡适的理性 。胡适先生惧内,从来不掩饰这一点,且常拿来自嘲,自嘲是一种人生境界,这种境界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