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的皇族 大唐皇帝屡次出逃并非是最强王朝( 三 )
783年 , 唐德宗逃往奉天 , 长安被泾原叛军攻陷 。
881年 , 唐僖宗逃往四川 , 长安被黄巢军队攻陷 。
895年 , 唐昭宗逃往莎城 , 长安被岐州、邠州节度使李茂贞、王行瑜占领 。
901年 , 唐昭宗被宦官韩全诲等劫持到凤翔城 。
【逃跑的皇族 大唐皇帝屡次出逃并非是最强王朝】904年 , 唐昭宗被梁王朱温挟持到洛阳 。
吐蕃、回鹘相继兴起 , 西北马场不能保全 , 唐朝手中再也没有一只强大的雇佣兵力可平定藩镇叛乱 , 国事日衰不可避免 。唐代中后期起 , 南诏国大肆入寇西南 , 劫掠人口钱财 , 使得唐代最后的一块战略后方也被破坏殆尽 。吐蕃、南昭这样的小邦都欺辱我大汉民族 。这样强盛的国家为何受一次打击就一蹶不振了?这样的强盛只能说 , 空有其名 , 名不覆实 。唐朝更多是是带给中原民族的耻辱 。唐朝从未有真正的强盛 。
长年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政使唐王朝的统治权力名存实亡 。唐军内部矛盾重重 , 互不相助 , 号令不一 , 官僚阶层间相互倾轧 。唐朝自唐玄宗时代宰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明争暗斗 , 再从唐穆宗到唐宣宗 , 牛、李两派相互斗争近四十年之久的“牛李党争” , 唐朝的朋党争斗直至唐末 , 上至宰相、尚书 , 下到郡县令尹 , 无官不党 。甚至连年已71岁的白居易 , 也因妻族属于朋党而不自安 , 以致日久积众怨 。唐朝的朋党争斗就是狗咬狗 , 他们争斗是为各自集团和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像宋朝为国家利益党派之争 。李德裕当权 , 他只凭爱憎用人 , 对牛派朋党人士 , 一律排斥 。唐武宗死后 , 唐宣宗继位 , 牛党得势 , 对李派朋党人士大加迫害 。这样的官员能治理好国家 , 能给人民安稳的日子吗?
安史之乱以后 , 皇帝对拥兵割据的节度使失去控制能力 , 对握有军权的将领又猜忌多疑 , 于是重用宦官 , 致使太监们权势渐大 。作为禁军的御林和神策军 , 竟然由太监掌控 。自唐代宗起 , 节度使多从神策军派出 , 近镇诸军也多请隶属于神策军 , 神策军遂得以扩大到15万 。这就是唐朝后期宦官挟兵权把持废立君王的武力基础 。唐代宗又设置了“内枢密使” , 由宦官担任 , 掌管“承受诏旨 , 出纳王命”的任务 。自此 , 机要大权又落入宦官之手 。在中晚唐时代 , 唐朝皇帝在军事、政治、经济上已无实权 。唐朝太监比明朝的太监权力更大 , 地位与皇帝不相上下 , 成为了唐帝国的真正掌权者 。唐朝中后期宦官当政 , 表明在唐朝大部分时间里是太监说了算的 , 皇帝形同傀儡 。唐代太监们一方面引导皇帝荒淫享乐 , 一方面用禁军武力威胁皇帝 , 镇压百官 。唐代太监们飞扬跋扈 , 不止把持朝政、览阅奏章、参与朝廷机密、赏罚朝臣、任免将相 , 而且可以擅行废立 , 对皇帝生杀予夺 。唐朝从肃宗皇帝起 , 朝政大多掌握在宦官手上 , 宦官握有生杀废立之权 。唐代宦官随时有可能杀掉不听话的皇帝 , 再换一个 。顺宗后九个皇帝就有七个是宦官所立 。唐朝有好几个皇帝竟然是被太监弄死的 。宪宗以后的九个皇帝中 , 两个为宦官所杀 , 七个是宦官所立 。宦官对皇帝的废立生杀 , 没人敢持有异议 。历史地看 , 唐代的宦官之祸远盛于明 。尤其是唐代后期 , 哪个大臣敢和宦官对抗?朝廷的官僚又与宦官相勾结 , 结成朋党进行斗争 。唐代牛李二党都不同程度地援结宦官之不同派系 。即使是宰相也要依靠和宦官妥协才得到宦官的支持施展抱负 , 唐朝是太监的天堂 。一个由不阴不阳的太监们掌握治理的长达一百多年的朝代 , 能有什么值得歌颂的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