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美竟然清官 十大被曲解历史真相盘点

很多历史的真相被消弭在岁月的长河当中,有些人物给人的印象只停留在对于些文化作品的描述上,导致许多历史被曲解,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吧 。
NO.1 华南虎—— 万兽之王,竟输赤手空拳
景阳冈武松打虎可谓《水浒传》中的一段最妇孺皆知的着名桥段,小说中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行者武松,早被人们看成历史的英雄 。但《水浒传》毕竟是虚构的小说,历史上根本没有武松打虎一事 。
《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记载了北宋时杭州知府中的提辖武松勇于为民除恶的侠义壮举 。上述史籍中,武松原系浪迹江湖的卖艺人因功被提为提辖,成为知府高权的心腹 。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被奸人诬谄而罢官 。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是个大奸臣 。他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声载道,人称蔡为“蔡虎” 。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最终了结了他的性命 。
可见,历史上武松打的是“蔡虎”(蔡京的儿子蔡),而且从人与老虎的种种生理对比,人如果不借用武器是不可能将一头成年老虎打死,而历史上所记载的打虎之事,也都是借助了武器才成功的 。
NO.2 陈世美——得罪小人,冤背千古骂名
“陈世美科考时,妻子含辛茹苦,对他恩重如山,高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从此便数典忘祖,休了结发妻子,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于是他便成了中国男人忘恩负义的代表 。”世人皆骂陈世美并不是没有根据,可是,又有几个人了解陈世美幕后真正的故事呢?在中国的历史上,确实存在陈世美这样一个人 。他出身在清朝时期的一个仕官家庭,成年后,便做了一名清正廉洁、大公无私、待人谦和的官员 。
一日,朋友上门拜访,并希望寻得一官半职,陈世美爽快答应并帮助了这位朋友 。很快这件事就在当地传开,于是同窗、好友、亲威纷纷上门寻求帮助,由于人数太多实在无法应付,陈世美便吩咐管家将这等人士统统拒之门外 。不久后,一位曾在科考时帮助了陈世美的同窗也来到了陈府,管家在不知名的情况下也将他扫地出门 。事后,他非常记恨陈世美,于是执笔将当时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小人所为之事统统记于陈世美头上,于是陈世美还是背上了千古骂名!
NO.3 登徒子——好色之名,竟因笨嘴拙舌
“登徒子”是好色之徒的代名词,但登徒子到底是谁,他究竟怎样好色,很多人都说不清楚 。登徒子是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襄王的大夫,是一位政府官员 。楚襄王很宠幸辞赋作家、屈原的弟子宋玉,登徒子很嫉妒,就向楚襄王进谗言道:“宋玉虽然长得文雅英俊,但是老是喜欢发牢骚,又是一个好色之徒,希望大王为了您的名声着想,不要让他跟随您随便在后宫出入 。”
宋玉虽然是诡辩,但是逻辑性极强——我宋玉美色在前连眼睛都不眨一眨,登徒子却连丑妻都爱得要死要活,登徒子难道不是真正的好色之徒吗?这番混蛋逻辑居然说服了楚襄王,楚襄王继续宠幸宋玉,只是可怜了登徒子老先生,自从宋玉把和楚襄王的这段对话写成了着名的《登徒子好色赋》,登徒子从此就成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词 。
NO.4 周瑜—— 雅量高致,反诬心胸狭小
因为一部“七分虚构、三分真实”的《三国演义》,周瑜让人家喻户哓 。但人们所知晓的这个周瑜却与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判若两人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有些才干,但心胸狭窄,总想算计诸葛亮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的大都督,是一个性格暴躁,政治、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亮的人最后被诸葛亮气死的人 。而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却是一个德才出众堪为中国古代男人楷模、洋溢着汉代风骨和中国古人崇尚的气节之美、慷慨之气、忠义之气的优秀男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军事奇才,是中国古代优秀男人的典范 。
NO.5 廖化—— 文武双全,岂是平庸之辈
中国有一句尽人皆知的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 。一句话盖棺论定,把廖化说成了一钱不值的平庸之辈:廖化这个人能力一般般,纯属“矬子里面拔将军”,任用他当先锋是没办法的办法 。实际情况是这个样子吗?曾看陈寿的《三国志》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廖化不但不象成语中说的那样窝囊,而且他“高调精彩亮相,武艺无比高强,也曾千里走单骑,差点活捉司马懿”,是一位叱咤疆场的三国英雄 。
廖化一生,先后跟着关羽、诸葛亮、姜维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以勇敢果断着称,最后官封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 。在三国时就有“前有王、句,后有张、廖”之誉 。王是王平,句是句扶,张为张翼,廖就是指的廖化 。蜀国后期人才缺乏不假,但把廖化这样文武双全,有勇有谋的人才比喻成“平庸之辈”,只能是伯乐瞎了眼,岂不是历史上一桩冤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