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发生的十起“朱三太子案”( 二 )


几十年来 , 朱慈焕隐姓埋名、东躲西藏 , 并没有真正从事过“反清复明” 。但作为一种号召 , “朱三太子”的名号对清政府确实构成了威胁 , 所以朱慈焕含冤背上了“莫须有”的谋反罪名 。《明史》中说朱慈焕五岁病逝 , 不过是给朱慈焕硬加上了一个以“朱三太子”为名蛊惑人心的罪名 。
【清朝康熙年间发生的十起“朱三太子案”】朱慈焕死了 , “朱三太子”案似乎应该尘埃落定了 。但康熙六十年(1721)台湾朱一贵起义 , 仍然尊奉“朱三太子”的名号 。可见 , 在清初很长一段时间内 , “朱三太子”已经成为一面不倒的旗帜 。从康熙十二年到康熙六十年 , 全国共发生了十起“朱三太子”案件 。《康熙王朝》把“朱三太子”锁定在杨起隆一人身上 , 与史实不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