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期间的惊天大案 金陵日本领事馆毒酒案( 二 )


詹长麟努力让自己镇静下来 。他想到日寇这几年对中国日益猖狂的侵略活动,想到他在一·二八事变中与日军的拼杀,想到许多沙场捐躯的战友,立即表示愿意为首都警察厅外事组工作 。从此,他就成了秘密派遣在日本总领事馆“卧底”的特情人员,每月可得10元的薪金 。
南京国民政府军事情报组织成立于1932年4月1日,最初名叫“中华民族复兴社”,本部(即乙处)设在南京市四条巷,同时在市内鸡鹅巷53号设立办公室处理机要(即甲处) 。
“特务”是特别任务的代称,工作范围有情报、策反、行动等 。詹长麟加入首都警察厅外事组后,特务组织给他取代号65,化名袁露,并让他秘密接受了各种特工训教 。詹长麟在秘密受训中了解到,特务组织内部结构极为严密,凡加入者即为终身职业,不许改变,一直到死为止 。
詹长麟利用自己是日本总领事仆从的身份,每天为日本总领事收发信件、打扫房间、传呼人员、采购物品等,可以偷偷看到日本总领事来往的信件,包括各种绝密的文件 。日本总领事馆里的各种动向,甚至总领事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监视之中 。他常常能获得各种重要的情报 。有时詹长麟看到从日本寄来的重要信件,就带回家中,在密室里把信件拆开记录后,再把信重新封好,第二天再放回日本总领事的桌上 。信封上的邮戳是詹长麟现盖上去的 。这是他用牙骨做的假邮戳,盖出来的印章与真的一模一样,从来没有露出过破绽 。
詹长麟每次获得情报后,就在家中用明矾水写在白纸上,水干了以后就看不出来了 。其家附近有座关帝庙,首都警察厅外事组与詹长麟约定,将关帝庙作为他们的秘密联络点 。詹长麟让母亲把他写成的情报悄悄插到关公像后面的一个小洞里,到时候就会有人来取走 。同时,詹母也从关公像后面小洞里拿到指示,带回家交给儿子 。若有重大事件,詹长麟就将收集的情报交给首都警察厅外事组指定的杨立民、黄泗清、潘崇声、卜玉琳等传递上去 。这4位联系人先后是他的上司,他们性格脾气虽各异,但工作态度都十分严谨认真,没有丝毫马虎,执行任务雷厉风行,争分夺秒,遵行“大老板”戴笠的命令不折不扣,有一种“当日事、当日毕”的作风 。
1934年6月,在日本驻华总领事须磨弥吉郎的策划下,借口所谓时任日本副领事藏本英明失踪事件,挑起了一场震动中外的外交风波 。日方诬称藏本英明是被中国政府的特工秘密绑架杀害了,并由此演绎成一场对中国的武力威胁,甚至企图由此制造对华的战争借口,就像1931年沈阳九一八事变那样 。这就是民国史上著名的“藏本事件” 。
在这紧要关头,刚到日本总领事馆工作才两个月的詹长麟,把他在日本总领事馆的所见所闻,及时报告给了首都警察厅外事组 。这个藏本英明实际上是朝鲜人,很早就举家迁居日本,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到外务省工作 。长期的“支那事务”研究,使其不仅对中国情况十分熟悉,一口汉语也说得十分流利,是个典型的“中国通” 。
藏本英明“失踪”那天——6月8日晚上10时30分左右,詹长麟亲眼看到,藏本英明乘坐日本总领事馆的一辆轿车,出中山门上陵园路往中山陵方向开去了 。首都警察厅厅长陈焯命令督察处长金斌等人,根据詹长麟提供的情报和其他方面获得的消息,很快于6月13日中午11时许,在明孝陵附近的一个山洞里,找到了藏本英明,使日本军国主义的这次侵华阴谋破产 。
詹长麟就这样表面上当仆从,暗中搜集情报 。他两面拿工资,每月共得24元 。当时100斤一袋的洋面粉只卖3块钱,所以家里的生活变得宽裕起来 。但他的工作十分危险,时时刻刻都提心吊胆,神经就像一根绷紧的弦 。由于他机警灵活,又曾经受过战火的考验,所以在生死之间,显得胆大又心细 。或许当时特务组织正是由于这一点而看中了他 。
一天,天气很好 。总领事馆里的日本人都到室外休息,屋子里空无一人 。詹长麟见是个很好的时机,就悄悄地走进总领事的房间,先是在废纸篓里翻了一下,见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马上又拉开办公桌的抽屉,看看有没有新的文件 。这时,楼梯响了 。詹长麟一惊,急忙把抽屉关好,然后手拿抹布在办公桌上擦起来 。走进门来的是总领事馆警察署副署长悌泽,见只有詹长麟一人在房里,顿时眼露凶光,“咚咚咚”走到他面前 。詹长麟急忙停下手中的活计,直挺挺站立着 。悌泽满脸怒容,挥手“啪”地一声,在詹长麟的脸上重重地抽了一个耳光 。詹长麟动都没动,虽心中十分紧张,却没有丝毫表露 。对方虽有怀疑,但没有抓到什么把柄,只得将其赶出房间,然后转身从墙上取下羽毛球拍,锁上房门,走了 。詹长麟一连几天内心都紧张不安,但表现上却像没事人一样 。他在此后就更加小心谨慎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