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黄是什么?唐代女子为什么要用额黄
额黄,是唐时一种将前额涂黄的妆容方式 。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传播迅疾,寺庙云集,佛像林立 。善男信女常侍佛前,渐渐地,不但喜欢上了佛像的慈眉善目,也喜欢上了佛像的金黄 。模仿佛像,于是诞生了额黄 。
【额黄是什么?唐代女子为什么要用额黄】先理云鬓,再描黛眉,继而涂额如金,回眸一笑,美丽而安详 。设想此景,顿时觉得胡适先生的“惧内”之言不再是笑话,年轻妇人真真成了“活菩萨” 。
唐朝的额黄是从南北朝的额黄继承过来,继承了色调,却未继承风格:南北朝的女子涂额黄,采取的是“约黄”的手法,即在前额仅涂上一半黄色,再以清水推开黄色,向另一半肌肤缓慢过渡,整个额头呈晕染之状,如北周庾信诗“额角细黄轻安”,娇媚,但是不失含蓄;唐朝的女子涂额黄,采取的却是“平涂”的手法,将额头全部涂黄,没有深浅变化,没有浓淡过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每一寸,都是最明亮的黄,如唐朝裴虔馀诗“满额鹅黄金缕衣”,灿烂,绝对不留余地 。这倒像极了唐朝女子的性格,即使手里的素材只是月亮般的色彩,那也要做出一个太阳来 。
那么,涂抹在额上的黄粉,究竟是什么呢?王建的《宫词》说“闷来无处可思量,旋下金阶旋忆床 。收得山丹红蕊粉,镜前洗却麝香黄”,王涯的《宫词》又说“内里松香满殿开,四行阶下暖氤氲 。春深欲取黄金粉,绕树宫娥着绛裙”,但无论是“麝香黄”还是“黄金粉”,都语焉不详 。宋代还有人说那黄粉是狼粪, 初次看到此揣测,忍俊不禁:这般瑰丽的妆容方式,至少得“麝香黄”、“黄金粉”来配,竟然说“额黄”是狼粪,恶意昭彰 。
其实除了涂抹,唐时还有一种妆额黄的方式,就是用金黄色的材料剪裁出花朵飞鸟星星月亮,粘满整个额头 。多么豪迈的手法,任额间星星疾驰、百鸟飞翔,将天堂顶在头颅之上;或者,就像温庭筠写的那样,“云髻几迷芳草蝶,额黄无限夕阳山”,把宽阔的额当做小小的山头,上面挤挤挨挨,铺满温暖的夕阳 。
用朱砂,或是胭脂,轻点双颊酒窝处,这就是妆靥,唐代女子极爱的一种妆饰 。白居易“暗娇妆靥笑,私语口脂香”写妆靥形俏,李贺“月分蛾黛破,花合靥朱融”写妆靥色媚 。
传说妆靥源自汉朝(或汉朝稍前) 。妃嫔们须依次侍奉天子,但有的妃嫔遇到月事不能侍奉,羞于讲出缘由,便在嘴角描上红点,女史见到之后自会作出合理安排 。渐渐地,红点的实际功用消失了,艺术价值倒是被女人们充分挖掘,加以继承,发展成为妆靥 。
推荐阅读
- 汉景帝腰斩晁错 汉景帝冤杀晁错的原因是什么?
- MERS病毒是什么?MERS病毒症状有哪些
- 赵衰的读音是什么 赵衰的故事具体有哪些
- 乔峰和洪七公是什么关系 天龙八部乔峰怎么死的
- 揭秘东皇太一与帝俊之间是什么关系
- 古代如何放假 唐代3个黄金周 宋代春节一个月
- 封神榜中雷震子死后被封神了吗 雷震子武器是什么
- 清朝唯一的一例太监干政 寇连才是什么样的下场
- 诸葛亮的八阵图是什么?
- 深衣是什么样子?秦汉女子流行穿什么服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