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问答丨耳朵越挑剔喜欢的音乐就越少,图啥?

Yusi音乐审美养成
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开始听《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的高音演唱,很多人会被打动、会流泪,而现在大家听到这种套路式飙高音演唱就反感,是不是说明人类欣赏音乐、被感动的阈值会越来越高?
听古典音乐也会这样吗?如果是的话,听到最后会不会对所有曲子都免疫,感觉不再有什么好听的了?
相信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初听到某些音乐时很惊艳,之后听多了,熟悉了音乐的套路,便很难触动到了。而这也是《中国好声音》等音乐演唱类节目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每周问答丨耳朵越挑剔喜欢的音乐就越少,图啥?

文章插图

那么,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过疑惑:这究竟是听众本身对好音乐的评判标准变高、耳朵越来越“刁”了?还是后来的歌手演唱水准下降,以至于无法打动更多的人了?
以及倘若耳朵真的会随着听音乐的数量增多而变得越来越挑剔,会不会逐渐陷入“听什么都很一般”的阶段,之后很难再感受到音乐的动人之处了?如果是这样,提高音乐审美,建立独立判断能力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以下是Yusi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一、人类被触动的阈值确实会越来越高
首先我想说,有些音乐第一次听很惊艳,听多了会觉得腻味,这是人之常情。
就像你第一次吃火锅觉得好吃,但天天吃、顿顿吃,肯定会受不了;第一次见到喜欢的人会怦然心跳,熟悉之后,这种心跳也会减少。
我们常常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在音乐中也是同样。大家对“第一次”总会抱有特殊的感情,会更容易被触动;但之后类似的音乐听多了,新鲜感会褪去,生理的快感也会消失,耳朵自然会陷入倦怠期,渴望听点别的,这也很正常。

每周问答丨耳朵越挑剔喜欢的音乐就越少,图啥?

文章插图

所以,要问人的耳朵是不是会越来越“刁”,听音乐被感动的阈值是不是会越来越高,这是必然的。就像我们吃过更多美食后,对“好吃”的认知和标准也会进一步提升,会忍不住想去追求更多,尝试更多。
只有当你接触更多,阈值越来越高,才真正有能力去判断音乐的好坏。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如今在节目中试着用曲目对比的方式来让大家感受到什么是“更好”。很多人听音乐,一直停留在某一种类型或某一个版本,就像长时间一直只吃一道菜,当没有更多选择和参照物的时候,是很难来比较和判断好坏的。
而当你真正拥有了独立的判断能力,再回头去听那些以前认为好的东西,或许你会依然觉得很好,甚至因为耳朵能力的提升,还从中感受到了之前从未听出的情感;当然更有可能,你对于之前的东西再也听不下去了,因为你感受到过更丰富、更有趣的表达,口味与之前已经大相径庭。
所以,千万不要怕自己的阈值越来越高,那说明你一直走在进步的路上。
二、评判音乐好坏有主、客观两套标准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疑惑了:既然人类被音乐触动的阈值越来越高,那是不是意味着判断音乐好坏的标准也在随之改变?
显然不是这样。
判断音乐好坏是有一套由各个维度组成的客观标准的,包含它的创新性、突破性、是否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等等。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普世的音乐性——也就是真正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我们之前提到过,那些真正好的音乐,听众门槛是很低的,因为他们有非常强大的触动人心的力量。就像不管我们是否学过音乐,都很容易被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所感召与激励。

每周问答丨耳朵越挑剔喜欢的音乐就越少,图啥?

文章插图

但需要强调的是: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能在某一阶段打动某些人的音乐就都是好作品。
因为我们的感觉是被当下的认知水平所限制的。在没有吃到更好吃的东西前,很多人可能觉得当下的菜肴已经足够美味;在没有听到更伟大、更震撼的经典好音乐前,很多人可能觉得某些网络歌曲或流行歌曲已经足够动听。
所以,严格来说,我们评价音乐往往是有两套标准的。一套是源自于自身感受与认知水平的主观标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个人偏好;另一套是在认知达到一定水平、经过大脑理性分析后,得出的相对客观的标准。
包含个人偏好的主观标准无法决定音乐的好坏。举个例子,我上大学时,老师讲到瓦格纳,我发现自己在那个阶段不是很喜欢他那种张扬的表达风格。但我个人的偏好并不能影响瓦格纳作品的优秀以及他对音乐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