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不及4S店,“中间商差价”难撑途虎养车IPO

|毛利不及4S店,“中间商差价”难撑途虎养车IPO
文章图片
图1/7
【|毛利不及4S店,“中间商差价”难撑途虎养车IPO】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张艺
来源/商业数据派(ID:business-data)
上一波O2O热潮中诞生的公司 , 好不容易熬到上市 , 却赶上互联网退潮 。
1月24日 , 途虎养车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
彼时 , 途虎养车还是汽车后装“黄金”市场与“烧钱换取规模”模式结合的香饽饽 , 但招股书的数字 , 却让人更加看清了冷冰冰的亏损事实 , 堪称又一例“薅资本羊毛 , 为用户服务”的典范 。
受庞大并持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及日渐增长的车龄的推动 , 中国汽车服务市场规模依然在不断扩大 。 根据灼识谘询报告 , 按GMV计 , 预计到2025年 , 这一数据将达到人民币16,508亿元 , 复合年增长率为10.0% 。
招股书显示 , 途虎养车的收入由2019年的70.4亿元 , 增加24.3%至2020年的87.53亿元 。 截至9月30日的2021年前三季度 , 途虎养车总收入为84.42亿元 , 较去年同期提升41.8% , 同比增速超过行业整体水平 。
|毛利不及4S店,“中间商差价”难撑途虎养车IPO
文章图片
图2/7

途虎养车高速的增长下却常年“血亏” 。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 , 其期内净亏损分别为34.28亿元、39.28亿元和44.35亿元 , 累计亏损破百亿元 。 从期内净亏损率上来看 , 2019年、2020年、2021年前三季度分别为48.7%、44.9%、52.5% 。
净亏损率居高不下 , 其经营亏损率也从2020年前三季度的8.9%上升到2021年同期的11.1% , 说明了其经营现状存在种种挑战 。
潜力巨大却又流血上市 , 汽车后服务市场真的是一笔好生意吗?
低毛利下负重前行
途虎养车诞生时自带“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标签 , 但从毛利率来看 , 其综合表现即无法达到线上服务的高毛利 , 甚至也难以和传统的4S店毛利率相提并论 。
截至2019年、2020年 , 以及截至2020年及2021年9月30日 , 途虎养车的毛利润分别为5.2亿元、11亿元、7.9亿元和13亿元 , 毛利率为7.4%、12.3%、13.4%、15.5% 。 尽管 , 毛利率已经在不断增加 , 但是这个数据放到行业中也并不出色 。
此前 , 有媒体报道过 , 一位在奥迪4S店工作过的财务总监表示 , 通常情况下4S店维修毛利率低于50%是没法做的 。
为什么途虎养车毛利难以提升?
从收入结构来看 , 综合汽车产品服务是途虎养车的主要营收来源 , 历年占比均超过90% , 其次则是以加盟服务、广告服务为主的平台服务 , 占比较小 。 显然 , 目前途虎养车的平台作用并没有变现 , 主要还是依靠基础的汽车维护和保养服务输血 。
在综合汽车产品服务类别中 , 轮胎和底盘零部件占据核心位置 , 2021年前三季度 , 占比为43.6% , 汽车保养占比为32.7% 。
|毛利不及4S店,“中间商差价”难撑途虎养车IPO
文章图片
图3/7
(途虎养车收入结构明细)
实际上 , 途虎养车赖以生存的轮胎和底盘零部件服务中 , 前者的角色仅仅是一个类似“经销商”的角色 , 利润空间并不大 。
招股书显示 , 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 , 途虎养车这样细分收入的毛利分比为3.9%、7.8%、8.6% 。
毛利率的提升主要依赖于汽车服务生态效应初显 , 途虎养车与众多品牌方直接合作 , 优化供应链 , 通过C2M能力将用户需求输送给品牌供应商形成定制化 。 但是 , 本质依旧难以逃脱赚差价的“中间商” , 其中利润天花板太低 , 这就意味着轮胎和底盘零部件毛利率很难有大幅度的上升 。
途虎养车也意识到这一问题 , 所以近年来 , 毛利率可以达到26.1%的汽车保养服务占比逐渐上升 。 而轮胎和底盘零部件的业务从2019年占比52.4%降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39.8% 。
在汽车维修行业里 , 往往需要通过提升效率和服务品质来提升附加值 , 从而提高毛利率 。
但值得一提的是 , 对于途虎养车来说 , 真正的高毛利其实是平台服务(毛利率超过80%) , 这或许是未来增长空间 。
毛利低的同时 , 途虎养车还面临扩大市场的巨大销售与营销高成本压力 。
招股书显示 , 2019年 , 途虎养车的销售与营销开支占比为14.7% , 而同年公司毛利率仅为7.4% 。 2021年前三季度 , 此类开支为14.5% , 公司毛利率为15.5% , 出现接近盈利的可能性 。
因为毛利低 , 单笔订单不赚钱 , 所以途虎养车需要从两个层面占领更大市场形成“量变”:一是扩大开店范围;二是提升复购率 , 增加客户终生价值 。 两者都需要品牌效应以及流量吸引 , 从而造成高昂的营销成本 。
对于公司第一阶段来说 , 通常抢占市场形成规模化更为急迫 , 途虎养车的打法也非常“互联网” 。
|毛利不及4S店,“中间商差价”难撑途虎养车IPO
文章图片
图4/7
(图片来源:途虎养车官网)
途虎养车有自营门店、加盟门店、合作门店三种模式 。 自营门店是打样的效果 , 加盟门店可以进一步形成规模化效应 , 而真的形成渗透的则是合作门店 。
截至2021年9月30日 , 其途虎工场店网络包括202家自营门店和3167家加盟途虎工场店(由1538名加盟商管理) , 合作门店有33223家 。
整体来看 , 途虎养车正在为自己“减负” , 扩大合作门店渠道更轻量化 , 有助于裂变成真正的平台服务商 。
上市前 , 无法造血的途虎养车主要依赖融资生存 。 根据招股书显示 , 仅仅2020年和2021年两年 , 途虎养车就共获得了6亿美元的融资 。
不过与一级市场的数字故事不同 , 二级市场更看重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 途虎养车此次申请上市还将面临更多的质疑 。
截至2021年9月底 , 途虎养车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3亿元 。 不由令人担忧:三年亏损上百亿 , 十几亿的现金流能支撑多久?
|毛利不及4S店,“中间商差价”难撑途虎养车IPO
文章图片
图5/7

同时 , 途虎养车也是VIE结构 , 由于中概股上市在美受阻 , 其上市节奏也一再延迟 , 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
从赚差价到做技术服务
2021年 , 新兴科技公司流血上市潮不断 , 持续破发 。 仅靠讲故事并不能给二级市场吃定心丸 , 途虎养车的盈利问题亟待解决
汽车后服务市场掀起一股内卷潮 , 4S店尤为突出:年薪30万招汽车主播 , 8对1服务、星巴克下午茶 。 越是花样百出的现象 , 越说明汽车后服务市场“抢人大战”的激烈 。
僧多肉少、流量紧张 , 途虎养车也逃不过这场行业大考 。
通过前期的烧钱积累 , 途虎养车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基础 。 据招股书显示 , 截至2021年9月30日 , “途虎养车”APP和PC网站拥有7280万名注册用户 。 根据灼识谘询报告 , 其月活跃用户于2021年9月达到1000万名 , 成为中国汽车服务提供商聚集的最大车主社区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 , 途虎养车的客户净推荐值(NPS)为51.9 , 品牌认知率为85.1% 。 2020年9月 , 其复购率为62.9% 。
烧钱扩大市场的步子可以缓一缓 , 挖掘存量用户的增值空间成为途虎养车营收提升的关键 。
于是 , 途虎养车也希望讲一个“增长飞轮”的故事:一方面 , 提升客户体验可带来更多的用户流量 , 提升复购率、供应商议价权等 。 另一方面 , 也可以反馈给平台足够多的数据以及产品升级思路 。
|毛利不及4S店,“中间商差价”难撑途虎养车IPO
文章图片
图6/7
(途虎养车的飞轮效应示意图)
招股书中提到 , 截止2021年9月30日的一年内 , 途虎工场店数量增加了55.9% 。 同期 , 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增长了37.4% 。 月活用户的增速 , 是低于开店数量的 , 这也让其增长飞轮能否持续运转下去存在疑问 。
在数据价值方面 , 途虎养车平台上有车主、供应商两大角色——要么增加车主消费场景 , 让车主掏更多的钱 , 要么就压低供应商价格、提升自己的毛利率 。
比如 , 在车主端 , 途虎养车探索提供二手车交易服务 , 或者提供加油优惠券等营销服务 。 在供应商方面 , 利用C2M定制 , 提升利润率 。
另外 , 途虎养车希望利用在供应链的经验形成SaaS解决方案 , 提供给品牌方 。 目前 , 途虎养车主要为品牌方提供管理工具 , 如企业资源规划、仓库管理系统、分销商管理系统、移动销售助理、订单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及门店管理系统等 。
|毛利不及4S店,“中间商差价”难撑途虎养车IPO
文章图片
图7/7

相对于中间商赚差价和附加值不高的汽车保养服务来说 , 技术服务的路径是毛利率最高的一个方向 。 但对于目前重营销 , 研发占比却很低(2021年前三季度占比为5.2%)的途虎养车来说 ,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SaaS的渗透也仍需要一段时间 。
从中间商到技术服务商的角色转换并非简单地一蹴而就 。 对于途虎养车来说 , 无论是从车主还是供应链端衍生业务都会面临不小的挑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