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人类无法复制的绿色核电厂( 三 )


研究小组发现 , 奥克洛周围岩床的自然分布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 这样一来 , 黑田一夫几乎所有的疑惑都解开了 。 最后让他唯一感叹的就是这个自然反应堆的神奇远远超过了他的理论 。
其实 , 奥克洛的神奇之处还不止这些 , 它是地球上最独一无二的绿色核反应堆 。 如何处理核废料是各个核电厂都很头疼的问题 。 一般的做法就是把核废料密封起来 , 然后找个没人又深的地方一扔就完事儿了 。
比如在地上挖一个深度超过500米的坑 , 这么一埋 , 或者往深海里这么一扔 , 就让核废料在漫长的岁月里自然衰变 , 无害化 。 但是一旦这个封闭容器意外破损 , 那它对周围环境还是存在着污染隐患的 。

但是奥克洛反应堆它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 反应堆里产生的高放射性废物是被周围的花岗岩、砂岩 , 还有粘土牢牢的固定在奥克洛的地下深处 。
比如反应产生的钚在经过近20亿年的岁月 , 也只移动了不到3米 。 而且花岗岩很好的吸收了裂变反应所产生的氙气和氪气 , 让这些有害的放射性气体 , 被锁定在岩层当中挪不了窝 , 可以说这是一个天然绝佳的密封容器 。
自从奥克洛被发现以后 , 世界上各大核实验室一直在想怎么样开发出这种长效的核废料处理技术 , 让核废料老老实实就待在原地不动 。 从1972年到现在 , 50年过去了 , 还是没有成功的案例出现 。 这么精巧的设计 , 今天人类的技术复制不了 , 即使要做到理解 , 也得经过多年的钻研 。 那么大自然是完全在巧合的状态下造就的这一切吗?
现在的研究发现 , 奥克洛反应堆出现和地球上氧气浓度的上升关系很密切 , 它正好和生命形态的变化也紧紧联系在一起 。 大约20亿年前 , 光合细菌在地球上出现了 , 它们的出现 , 导致地球大气层中氧气的浓度大幅度上升 。
这个条件对于创造浓缩铀矿其实也很关键 , 因为铀只有在足够氧气的情况下才会溶于水 , 水流才可以把铀带到合适的地方沉积下来 , 最终形成浓缩的铀矿床 。
如果当时的地球不是一个有氧的环境 , 那么奥克洛反应堆所需要的燃料 , 高浓度的铀它就没有办法形成 。 所以当时地球上出现的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生物 , 它实际上是推动了奥克洛反应堆的形成 。
目前科学家们也发现了奥克洛反应堆的地质构造和矿床结构 , 它并不是全球独一份儿的 。 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北部都有类似的矿区 , 而且也有富含铀235的矿石 。 但是偏偏就找不到像奥克洛这样的第二个天然核反应堆 。
从能支持链式反应的铀矿矿脉构造 , 再加上地下水 , 矿床周围的岩石材料和构造这些因素 , 再加上间歇泉喷发的岩石结构 , 把所有这些巧合因素凑到一块儿 , 才造就了奥克洛的唯一性 。 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 , 这是出于一只智慧之手的杰作 。

有人想到了外星智慧文明 , 也有人提出 , 这是一个史前超级文明的杰作 。 根据现在的认知 , 20亿年前 , 地球上只有原始的藻类 , 由于时间过于久远 , 当然也包含了更加丰富的猜测 。
比如奥克洛反应堆 , 它未必真有20亿年那么久远 , 而可能是高级智慧 , 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以改造而达成的 。 奥克洛当地的土著人芳族和巴普鲁族当中都流传着这样的神话 , 说他们的神灵是在一片光中从天而降 , 听起来和飞船降落很类似 。
一个民族用神话保留的记忆 , 说能追溯到上亿年前 , 这是相当不可能的 , 能够追溯到几万年前是可能的 。
大家知道我对这个故事是什么感想吗?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 。
如果我们这一期人类某一天消失了 , 再过几千年记忆一片空白的人类后代发现了都江堰有这么神奇的作用 , 那是不是也会产生这样的争论呢?就说这个东西它到底是人工的杰作 , 还是自然巧合形成的呢?那大家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