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账下一员得力猛将乐进 能与关羽匹敌( 二 )
从乐进的征战经历和转型看 , 其并非单纯的赳赳武夫 , 而是具有丰富征战经验和一定军事头脑之人 。此外 , 通过史料我们也能窥探乐进擅长行动而不溢于言表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的合肥之战 , 张辽、李典因率八百死士击破孙权而扬名 , 而素有“先登”之名的乐进却留守后方 , 守护城池并支援张、李二人 , 令很多人为乐进在鸣不平 。胡三省云:“操以辽、典勇锐 , 使之战 , 乐进持重 , 使之守 , 薛悌文吏也 , 使勿得与战 。”此语颇受众人不解 , 实际上 , 曹操的安排也正说明了自己对乐进的重新认识 , 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役 , 乐进已经早人一步成为了攻守兼具的大将 , 相比于张辽擅于以攻为守、擅长奇袭的作风 , 乐进稳扎稳打、脚踏实地 , 实际上是作为接应后方、确保合肥不失的最佳人选 。
事实上 , 合肥之战虽是张辽一战成名 , 但平心而论是三将合力的成果 。分工不同 , 乃将领的特性使然 。论资历 , 乐进早于张辽、李典加入曹营 , 而就官阶而言 , 有人认为乐进此时已是右将军 , 要高于张、李 , 然而仔细阅读乐进本传 , 我们可以发现乐进进位四大将军的时间虽早于曹魏诸将(笔者按:乐进在公元214??215年之间迁右将军 , 于禁在公元216年升任左将军 , 夏侯?于公元219年任前将军 , 此三人为四大将军时 , 尚处东汉王朝) , 但应是在合肥之战后 , 曹操“以进数有功 , 分五百户 , 封一子列侯”进而才拔擢乐进为右将军 。故合肥之战 , 张、李、乐三将是互相协助而非统属 。合肥之战后 , 张辽升为征东将军 , 虽然名声在外 , 但是就官阶而言 , 仍是小于乐进 。此时 , 作为曹魏阵营中屈指可数的名号将军 , 乐进仍是低调沉默 , 以至于黄初六年 , 曹丕回忆起合肥之战 , 褒扬张辽、李典时却忘记了乐进 。(笔者按:根据上文夏侯?、于禁、乐进进位四大将军的趋势 , 公元220年 , 夏侯?进位魏国大将军 , 依照旧日功勋 , 张辽、张?、徐晃依次进位四大将军 , 而乐进若仍在世基本也应有卫将军的职位 。)
乐进的家乡东郡在春秋战国时属于卫地 , “其俗刚武 , 上气力 , 任侠之风颇盛” 。胆烈过人的乐进在此崛起 , 凭借个人的努力 , 很早就成为曹军宿将 。其以“胆烈”、“骁果”而显明于史 , 虽然“容貌短小”也许不甚英武 , 但丝毫不能改变其坚毅的性格 。然而 , 乐进过早的离世(公元218年 , 建安二十三年 , 曹魏尚未代汉) , 使他不能在接下来的时段有更多精彩表现 , 也似乎令其在史书上的笔墨大大减少 。后世小说演绎中 , 乐进虽然寂寂无闻 , 但也不失其“骁果”之名 , 《三国演义》第十二回 , 当曹操被大火围困 , 乐进对前往搬兵救援的典韦说到“同杀入去救主!” , 毛宗岗评曰:“语亦壮!” 。
【曹操账下一员得力猛将乐进 能与关羽匹敌】乐进 , 这位沉默的大将 , 以他数战的身影匆匆在史书上略过 。虽然史料对他惜字如金 , 但历史的沉默却不能掩盖其曾经他曾经奋战的光辉 , 也不会阻断后人对他沉默的思考 。
推荐阅读
- 三国史上刘备曹操为何都说周瑜会割据荆州自立
- 刘备是怎样依附刘表对抗曹操的?刘备事迹简介
- 徐晃和曹操关系好吗 徐晃为什么效忠于曹操
- 三国鲜有“高富帅” 曹操身高1米6 刘备家贫如洗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何不杀放走曹操的关羽?
- 曹操是怎样的人?曹操究竟是不是奸雄
- 三国十大经典遗言曹操最奸诈布72疑冢
- 曹操对待两位美艳的儿媳为何会是不同态度?
- 揭秘历史背后的历史 曹操为何要杀华佗
- 曹操为何杀华佗?揭开曹操杀华佗的千古之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