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了逃命三次把自己的儿女踢下车
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 为了自己的千秋霸业 , 为了自己的江山 , 有的人居然罔顾亲情 , 在逃命的马车上数次把自己的亲生儿女赶下车 , 这样的男人即便成功了 , 也能叫做男人吗?
刚才是爆炸君的爆炸式言论 , 熟悉历史的朋友大概已经猜到爆炸君说的是谁了 。没错 , 他就是被誉为草莽英雄的大汉的创建者刘邦 。说起刘邦 , 吹棒者大都说他是“斩白蛇起义”的英雄好汉 , 但是在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中有几件事做得确实不大“地道” 。比如今天咱们要大书特书的“赶儿女下车” 。
【刘邦为了逃命三次把自己的儿女踢下车】关于此事 ,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里记载得很详细——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 , 乃载行 。楚骑追汉王 , 汉王急 , 推堕孝惠、鲁元车下 , 滕公常下收载之 。如是者三 。曰:“虽急不可以驱 , 柰何弃之?”於是遂得脱 。
这段话有几个名字需要给大家特别解释一下 , “汉王”指的就是刘邦;“孝惠、鲁元”指的是刘邦的儿子汉孝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名不详);滕公指的是刘邦手下大将夏侯婴 。当时刘邦在彭城被项羽大败 , 夏侯婴驾着马车载着他拼命跑路 , 在路上遇到了刘盈和鲁元公主 , 于是就带着他们一块逃跑 。但是刘邦这家伙害怕多载两个人会让马儿跑得慢 , 所以就接连三次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赶下马车 。
面对这种情形 , 忠厚老实的汉子夏侯婴也看不下去了 , “死则死耳 , 岂能抛儿弃女!”这或许是夏侯婴的内心独白 , 于是夏侯婴三次将被刘邦推下车的孝惠和鲁元公主扶上马车 。也正因为如此 , 后来霸道的吕后大权在握后虽对一干重臣进行了打压 , 但始终对夏侯婴极为照顾 。或许是在感念他这个老实人曾在孩子他爹手里救过她的孩子们吧 。
“虽急不可以驱 , 柰何弃之?”——虽然情况危急 , 但马也不能赶得再快 , 可是怎么能把他们扔掉呢?就是夏侯婴的这句话 , 孝惠、鲁元姐弟俩的命保住了 。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在兵荒马乱中 , 一个男人的伟大和一个男人的渺小 。
当然 , 大概也存在为数不少的男人很赞同刘邦当时的做法 。“管他呢 , 只要老子能活命 , 哪怕洪水滔天呢!”这大概就是当时刘邦内心的独白吧 。当然他不会知道他当时的举动竟被史家如实记述下来 , 不过奇怪的是 , 很多人在《史记》中读到这一段时都无不感叹刘邦的“大人物胸怀”呢!
不过要爆炸君说 , 作为一个父亲 , 刘邦在危难面前只想着自己活命却罔顾亲情伦理 , 接连三次把从死亡之渊爬上来的儿女赶下车 。说实话 , 很难想象这两个孩子会怀着怎样的悲哀看待他的父亲 。与此同时 , 刘邦作为一个坐在里车的男人 , 简直和驾车的那个男人夏侯婴有着天壤之别 。
推荐阅读
- 刘邦的储位乱局 刘邦更希望刘如意继承其皇位
- 薄姬与戚夫人同是刘邦的妃子竟是 两种人生
- 韩信谋反是冤案 刘邦知道韩信被诛后很惋惜
- 刘邦正妻吕后是因为嫉妒戚夫人才偷情的吗
- 为了逃命减轻车重 他把儿子女儿推下马车
- 刘邦最宠幸的女人 为何最后却成为厕神
- 一代才女如何为了情敌走上龙床牵线搭桥?
- 面对强大的刘邦 异姓王吴芮为何能一站到底?
- 盘点中国十位“怕老婆”的皇帝 刘邦最怕吕雉?
- 揭秘历史 为何说刘邦之子刘长不作死就不会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