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之番外篇 越国吴王夫差自用青铜矛现世
1983年,在湖北江陵马山5号墓中出土了一件吴王夫差自用青铜矛,全长29.5厘米 。器身与剑身相似而稍短,中线起脊,脊上有血槽,两面血槽后端各铸一兽首 。骹中空,骹口扁圆,口沿内凹 。矛体满饰菱形几何暗纹 。基部有两行8字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作用鈼 。”据专家考证,鈼为矛属刺兵器 。由此可知,此为吴王夫差自用 。冶铸精良,花纹优雅,保存完好可与越王勾践剑媲美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
【矛之番外篇 越国吴王夫差自用青铜矛现世】青铜器在铸造时应为纯黄色,我们今天所见的大多呈现出铜绿色的青铜器,并非其本来的色泽,而是由于生锈的原因 。但如果保存得好,在出土之后仍会呈现出黄色,吴王夫差矛就是一件完整如新的青铜兵器 。造型独特有巧思,锋刃线条平滑流畅,脊部有一条血槽,锋部呈弧线三角形,表面饰有黑色“米”字形暗花,一面有两行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作用矛”刀锋附近为曲刃,便于矛刺的动作,这不同于冷兵器时代西方的剑刃,西方多用于劈、砍,所以便为直刃 。在这类兵器中,脊、刃多采用不同的合金,以令其坚韧,因此刀脊的色泽可能会有所不同 。吴王夫差矛通体装饰简洁划一,血槽下部饰以小型兽面,似为龙首,与血槽相配,宛若一条凌云直下的飞龙 。这种下垂之势与双刃的直上之势形成一种对比,在升腾之中给人一种稳定凝重感 。
这支矛是省博物馆考古工作者于 十一月二十三日在江陵县马山五号墓中发现的 。此墓属中小型土坑墓,棺椁腐朽无存,距出土越王勾践剑址二公里,距“丝绸宝库”出土处一百余米,从墓葬形制、葬俗特点分析,应属战国时期楚墓 。有关专家认为:春秋时吴王夫差矛在我省和山东、河南已有发现,而造型如此精美、铭文如此特殊的吴王夫差矛,实乃首见,它对研究楚史、探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关系及当时的铸造工艺、古文字等,都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 。至于吴王夫差矛怎样来到楚地等等问题,尚待学术界进一步研究 。
推荐阅读
- 越国的创始者是谁?越国的创始者竟是位守墓人
- 越国美女郑旦默默无闻为越国牺牲自我
- 古代计生政策 越国鼓励生育 三胞胎安排免费奶妈
- 越国灭吴国的吴越争霸中具体经历哪些主要战役?
- 春秋越国美女毛嫱是谁?毛嫱与西施的区别是什么
- 解密:吴王阖闾死于越国犯人的什么滑稽表演?
- 吴越争霸的简介 吴国和越国之家的一场拉锯战
- 如果不被齐国所迷惑 统一六国的便是越国
- 越国和西施齐名的美女郑旦是怎么死的?
- 隋朝的兴起与灭亡 超越国家承载力的暴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