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大臣独一无二荒谬理由 灭吴计策还没有用完( 二 )
真是千古第一奇谈怪论!
勾践是较早被人说面相上带着歹毒苛刻的人
不是没有人明白勾践的心思,范蠡就看得很明白 。他知道,勾践既不会赏赐,也不会放他走 。勾践不会赏赐,因为他不想别人分他的财产 。勾践不会让这两个人走,因为这两人是当时天下最优秀的人才,一旦出走被他国所用,必然会成为越国的劲敌 。像越国这种暴发户式的所谓霸主,肯定也是不堪一击,作为“卧薪尝胆”过来的勾践,不会看不透这一层 。范蠡这人是真正的明白人,他要走,还要向勾践写信告诉一声,表明这是他自己愿意走的,不是勾践不用他了 。这时候,勾践那种凶狠的面目终于暴露了出来,说:“我要和你平分越国,否则就杀了你 。”范蠡却是无欲无畏,说:“君主可执行您的命令,臣子仍依从自己的意愿 。”那意思是说,要杀便杀,我该走的还是要走 。话虽然是这样说,范蠡不愧是军事将领,他还是选择了一种最为稳妥的逃走路线,泛舟太湖,乘船过海 。
成功的逃脱以后,范蠡并没有忘记同甘共苦、共同作战的文种,到了齐国以后,范蠡给文种来了一封信 。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这个人是长颈鸟喙,只可以和他共患难,不可以和他共富贵 。你何必不离去?”文种看过信以后,虽然是称病不问政事,但并没有选择离开,导致最终被杀 。范蠡这话当中有一个问题,难道勾践真的面相上带着一种苛刻的吝啬吗?实际上,范蠡不过是提醒文种,这个人本质上骨子里是不会重视人的,尤其是功臣,因此,该放弃的赶快放弃,不要存有幻想 。可惜文种看不透这一点,仍然有些放不下的东西,最终冤死 。
需要说的是,说一个人面相上带着歹毒苛刻,这在勾践之前也是很少有,司马迁是不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描写,借此谴责勾践的滥杀功臣呢?
勾践之后越国不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报应 。
【杀大臣独一无二荒谬理由 灭吴计策还没有用完】走了范蠡,杀了文种之后,勾践虽然一时称霸,但无论是越国还是勾践,史上再也没有可以值得记载的事情 。尤其是勾践死了以后,越国除了记载了几个君王的名字,再也没有任何事情可记载 。直到齐威王时期,勾践有个后代想讨伐齐国,结果齐威王只是派了一个使者给他说了一番话,即让他和楚国交战,而交战的结果,越国灭亡 。这种情况的出现,只能有一种原因,那就是杀了文种,人们彻底看清了勾践的本来面目,人才不但不会到越国去,反而会离得远远的 。而他的子孙们,可能并没有继承他的“与人共患难”的权宜之计,只是继承了他的“不能与人共富贵”的本质,所以才会苟存于世上 。只不过,相对于中原来说,越国毕竟是偏安一隅,否则,勾践一死,越国恐怕就会不复存在 。这是一种报应,不是平常所说的冥冥之中的报应,而是一种现实的报应,因为它让人才畏惧,让功臣寒心 。
推荐阅读
- 此人一生杀了三个皇帝还被奉为“忠臣”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 揭秘:刘备在入蜀时错杀了哪个人埋下亡国祸根?
- 殷素素为何要自杀 殷素素和俞岱岩的恩怨
- 汉景帝腰斩晁错 汉景帝冤杀晁错的原因是什么?
- 武则天为什么杀自己儿子?揭秘太子李弘真正死因
- 美味糖醋鲤鱼的由来 竟源自于专诸的一场刺杀
- 末代皇帝溥仪生母的死亡真相竟是吞鸦片自杀
- 明代妇女自杀成风 明朝明代妇女自杀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