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办晚会成了互联网大厂的标配?( 二 )



为何办晚会成了互联网大厂的标配?

文章插图
而连续三年的“最美的夜”跨年晚会,不仅能精准捕捉年轻人喜好,将哈利波特、漫威、EVA、三体、《倩女幽魂》《让子弹飞》《仙剑奇侠传》等“刻在年轻人DNA里”的经典IP搬上舞台;更重要的是能够将传统文化、国风艺术、家国情感等元素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传达,引发强烈共鸣。
比如在《觉醒年代》当中饰演陈延年烈士一角而广受喜爱的青年演员张晚意演唱改编版《错位时空》,配以《觉醒年代》当中的经典画面,“破防”和“泪目”瞬间刷屏。如今跨年晚会已经成为了B站用户每年一度的定期“团建”,通过弹幕的连接,年轻人的情绪与价值观彼此共振,平台也完成了一次与用户的共振。
2021是知乎成立十周年,为此其特别举办了一场“知乎答案奇遇夜”。这是一场“情景式剧场晚会”,包含了演讲和歌舞,而每一个表演背后都有一个站内热门的“灵感问题”。比如最出圈的节目之一,是《甄嬛传》中安陵容的扮演者陶昕然所带来的《甄嬛传番外之安陵容重生》,它来源于问题“发现自己是安陵容,怎么才能避免悲惨结局?”陶昕然按照知友们给出的方法,将剧中的经典场景重新演绎。
这段表演的名字,来源于站内一名知友所连载的六十七章同名小说,当表演的最后这些小说滚动出现在大屏幕上时,陶昕然潸然泪下,动情地说“感谢知乎”,可以说,知友们的想象力延续了这个角色的生命力。想象力、好奇心、创作与分享、交流与共情,这样的元素贯穿整台晚会,体现着知乎独特的社区气质。

为何办晚会成了互联网大厂的标配?

文章插图
小红书的“214独爱之夜”剥离传统舞台,打造了一场“沉浸式情景创演”,晚会更像是一部微电影,呈现男女主角的恋爱故事,表演则穿插在故事当中。场景化的晚会更加契合小红书作为生活社区的属性,而故事中清醒独立、双向奔赴的爱情观也提取自用户群体。
抖音、快手的“美好奇妙夜”与“616真心夜”不约而同地将用户创作融入晚会,并邀请许多普通的创作者加入表演,强调平台与用户的共生关系。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高流动性促使平台营造站内文化,形成独有的用户生态,提高社区壁垒,作为具有仪式感和集体狂欢性质的大型晚会,便逐渐成为了一个必选项。
3、探索性互联网大厂的晚会,往往还透露着他们的“野心”,许多新的想法和尝试,都是以晚会为契机与观众见面。
爱奇艺的“为爱尖叫”晚会和腾讯视频的“家族年年年夜FAN”晚会都打通了前后台。“为爱尖叫”当中,主舞台区、等候区、后台区、戏剧区各有一个直播画面,四个画面可以自由切换、甚至实现同屏观看;“家族年年年夜FAN”当中,分属不同IP的艺人分别就坐在九个圆桌区域,一边聚餐一边看表演,而对准他们的是9个reaction机位,可供观众任意切换观看。这样的新鲜模式今后都很有可能融入平台的自制内容。

为何办晚会成了互联网大厂的标配?

文章插图
Bilibili开创的“平行时空”玩儿法则更加奇特,这个环节到来时,同一时间会播出两个节目、或者同一个节目的两个版本,收看直播的观众只能选择进入一个“时空”,即选择其一进行观看,然而两个“时空”的弹幕却是打通的。两个节目、或者节目的两个版本之间会存在巧妙的呼应,因此两个“时空”的观众也能够通过弹幕形成某种奇特的交流。
举例而言,前述由张晚意带来的歌曲《错位时空》,改编后的歌词本身就表达了后辈对于革命前辈的致敬,节目组正好将“平行时空”的模式与之结合:一个时空里,张晚意扮演陈延年在战火纷飞的民国进行演唱,另一个时空里则是他在现代的教室当中演唱,两个时空的呼应完美契合歌曲的意境。
表演后半段,两个角色互相进入对方的时空,陈延年来到现代,欣慰地看到孩子们在和平的环境当中学习,感受国泰民安的后世图景;而后辈也能够回到过去,领略前辈们经历的血泪洗礼。这样的呈现不仅是技术和节目形式的创新,更是完成了内容的升华。未来,此种模式在bilibili平台上的进一步应用,也值得期待。

为何办晚会成了互联网大厂的标配?

文章插图
知乎“答案奇遇夜”的背后,是知乎开拓视频赛道的脚步。它愈发意识到视频比图文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在用现金和流量激励视频创作者的同时,这档在知乎进行播出的晚会,也成为了他们转型的标志和良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