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手札康有为1905年密谋刺杀孙中山( 三 )


相反,倒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则先后在广东、广西发动过多次的武装起义,直至后来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正是如此,这次朵云轩公开拍卖的大批与美国保皇会有关的档案文件,以及十余幅照片,细细梳理,皆有其独特价值 。
“康有为与美国一个剧团全体成员的合影,从未披露 。他在美国期间购买枪支弹药的单据,是康有为试图发展其武装力量的有力佐证 。保皇会内部的组织机构,运作细节,成员分工,事业推动等,均可从那些看似杂乱,实则条理清晰的单据、收条、通告、记录中一一体现 。”承载说 。
翻看这批文献,1905年7月17日康有为、康同璧父女在哈特福德购买枪械的单据颇为值得关注:在这份收据中,明确地提到康同璧收到将近2000多发的长短枪子弹,价值高达3万多美金 。
值得一提的是,文献中同样多次提到康有为试图在美国发展其军事力量,但遭受了不小的挫折 。在1905年7月11日,梁文卿写给康有为的信中写道:“堪骂李可恶太甚,彼在纽约乱卖西报,谓各埠干城皆彼豢养,彼出经费 。将来彼若令干城致死效命,则无一人不奉命云云 。置夫子绝不提及,竟据干城为己有 。”
札中所言“干城”事,指保皇会于1903年前后在美国创办的以培养军事力量为目的的学校,英文名称为:THE WESTERN MILITARYACADEMY,其宗旨为“专习武备,以壮体魄,卫桑梓,救国家” 。为此,康有为聘请了美国人堪骂李(今译作荷马李)作为军事顾问,并由其具体负责学校的训练课程 。在拥戴康有为的旅美华侨的支持下,到1905年前,全美已有旧金山、洛杉矶、斐士那、北架斐、沙加缅度、波特仑、西雅图、他科马、贞林罕、华里华拉、斯波堪、芝加高、圣路易、纽约、费城以及夏威夷的檀香山(以上地名均为旧译名)等21个华侨聚居区开设了干城学校,其总部设在洛杉矶 。这也是保皇会主导的干城学校的全盛时期 。
1905年6月27日,康有为抵达纽约,并在这里检阅了他的干城学校军队——由康有为的保皇党武装的华人军队“维新军”,英文名为ImperialReformArmy(帝国改革军) 。据《纽约时报》当时的报道,康有为穿着顶戴花翎、金边眼镜,显得很有身份 。维新军战士们身着制服,在华埠的街道两旁列队,康有为乘坐四轮马车从街心缓缓驶过,向群众鞠躬致敬,与白人纷纷握手,向华人则抱拳致意 。这个风头,只有当年(1896)李鸿章来访时才有 。区别在于,为李鸿章保驾护航的都是美国的军人和警察,并且由美国陆军军官为他抬轿,而为康有为站岗的,则是唐人街的华人青年 。
但是,由于学校过分注重军事,且各校训练均采用真枪实械,故触犯了美国法律 。迫于美国各地方政府的压力,此后绝大多数干城学校不得不相继关闭,仅存徒有其表的洛杉矶一处,由谭良主持校务 。
1905年10月5日,康有为给康同璧的信中提到:“惟顷接堪骂李信,称有人在华盛顿告发干城(教兵起乱),牵连及我,恐有大波罹人知,促我出加属 。今已电铭等查,恐又有港变,则大局震矣 。”此后的十多天,康有为又写道,“干城事皆堪作叛为之 。今遣张孝拱之,已无事,然各埠震动甚 。”这里所说的“震动”,就发生在各地华埠的保皇会组织内部 。
以政治家的要求培养康同璧
因为这批资料系康同璧1904年至1906年旅居美国康涅狄克州南温莎时期遗留下来的,所以其中还包括:他人致康同璧的各种信札、电报等二百余件 。
细读这些文献,康同璧在保皇会组织中所起的中心支点作用,在北美华人女性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显而易见的 。其中尤可珍视者,如容闳致康同璧的信,文辞之间,洋溢着和蔼可亲的长者之风,难怪康同璧视如至亲 。梁启超致康同璧的信,并未涉及政治,但询问学业,关心起居,甚至提出要带头为同璧筹款,以解决其生活费用 。字里行间,透露出同门兄长的一片爱心 。
康有为的其他学生写给康同璧的信,也值得关注 。
汤铭三,负责纽约的《中国维新报》工作;梁文卿,一直忠实地为维新事业奔走操劳;谭良,其时正受康有为委托苦心经营着只赔不赚的保皇会下属企业;陈岳崧,一个以胆大沉稳而深得康有为信任的青年,他们或多或少都对正处于青春年华中的康同璧怀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复杂感情,但文字往来,一切以政治信念为重,总以维新大业为旨归,即便有所忧虑,也并不消极 。
难得一见的是,康同璧的生母张氏、干妈沈氏和康同薇、康同荷的信 。事实上,此前康门家信,极少见到 。加之产生于动荡时期,远隔重洋而得以保存下来的家信,更属珍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