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贾母和刘姥姥为何这么长寿?

贾母被荣宁二府里上上下下尊称为“老太太”,只有凤姐称她为“老祖宗”,刘姥姥称她为“老寿星” 。这两个称呼都很有意味 。首先说“老祖宗”这个称呼是因为在辈分上贾母是最高的 。在嫡传的“代”字辈里面,贾代化、贾代善以及贾代化之妻均已作古,因此硕果仅存的她自然就是贾家合族上下的老祖宗了 。而“老寿星”这个称乎也名副其实 。贾母出场时便已是七旬老人,却身体硬朗,眼不花,耳不聋,尤其是思维敏捷,越老越精明,最终以八十三岁的高龄辞世 。要知道那是个人活七十古来稀的时代,能够活八十三岁的高龄可谓罕见了 。
有人认为贾母的长寿是因为她生活条件优越,而且医疗有保障所致 。这自然是原因之一,但也不是主要原因 。贾府里的老爷少爷,太太小姐们哪个不是过的锦衣玉食的生活呢?哪个缺医少药呢?但却有那么多的人英年早逝 。比如说贾母的女儿贾敏,贾敏的女儿林黛玉,还有贾珠、王熙凤、秦可卿、贾元春、贾迎春等等 。而生活水平不高的庄稼人刘姥姥却同样长寿,甚至活过了贾母,可见生活水平并不是长寿与否的主要原因,有时候花再多的钱也买不来健康 。
仔细分析刘姥姥与贾母的长寿之道,可以堪称尽管两人的身份地位悬殊,但在养生上却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刘姥姥的长寿原因 。刘姥姥是庄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数十年,始终劳动不辍 。多年的劳动也使她的身板越来越硬朗,对疾病的抵抗力也越强 。在饮食上虽说吃的一般,但却都是自家栽种的纯天然绿色无公害食品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带了很多刚摘下来的新鲜瓜菜,贾母也很高兴,说“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里的好吃 。”再有就是刘姥姥性格随和,心态乐观,在大观园被一帮太太小姐们调笑,却一笑而过 。这样的豁达与洒脱也使得她始终能保持心情的舒畅,这对于健康是极有益处的 。
那么贾母能长寿同样也具备这样几个关键点,概括说来就是多运动、节饮食、和好心态 。首先说到运动,这是养生的第一要务 。有句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句格言“生命在于运动”,有句俗语“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都是强调运动的重要性 。说到这我想起小时候到亲戚家串门看到亲戚家的长辈,一个老太太 。她每天的生活就是三件事:吃完早饭后,盘腿坐在炕上吧嗒吧嗒抽烟袋 。抽完之后就躺在炕上睡觉 。睡完之后起来再吃饭、抽烟,循环往复 。只有在上厕所时才下一次地 。这个老太太气色看上去很不好,不仅消瘦而且也没一点精神 。当时我就感觉她不会久于人世 。果然没多久就去世了 。而我的姥姥也是劳作一生,身体也很好 。但在七十多岁的时候突发脑血栓,落下半身不遂的症状 。尽管如此,姥姥每天早上起来都要拄着拐棍颤颤巍巍一步一步绕着村子走一圈,而且每天都做简单的肢体运动,最终姥姥活到了88岁的高龄 。
贾母也是运动养生的实践者 。尽管她是显赫家族里的老祖宗,什么活都不用她干,但她却并非养尊处优,仨饱一倒,也是好运动之人 。她极好热闹,哪有热闹就到哪去 。如到清虚观打醮,本来是凤姐张罗的,并没让贾母去 。贾母得知后主动要去,还动员宝钗和薛姨妈过去,说“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 。”结果促成了荣宁二府的一次集体活动,贾母成了领队 。在第三十八回,史湘云邀请贾母赏桂花,贾母欣然前往 。领着王夫人、薛姨妈凤姐等人来到藕香榭,而且她大步流星在前面带路,上了个竹桥,才由凤姐搀扶着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后,贾母一见如故,领着刘姥姥把园子各处转了个遍,如果平时不爱运动,恐怕很难坚持下来 。而即使到了冬天,这个老太太也闲不住 。贾宝玉和一帮姐妹在芦雪庵赏、雪作诗,贾母也赶了过来,和孙辈们热闹了一番,可见老太太爱凑热闹,喜欢运动,是个闲不住的人 。
在饮食上,贾母也颇为讲究,她喜欢“甜烂之食”,但对甜食也并非摄取无度 。在第五十四回,贾府里庆元宵晚上看完戏后,贾母说有点饿了,凤姐儿忙回说:“有预备的鸭子肉粥 。”贾母道:“我吃些清淡的罢 。”凤姐儿忙道:“也有枣儿熬的粳米粥,预备太太们吃斋的 。”贾母笑道:“不是油腻腻的就是甜的 。”凤姐儿又忙道:“还有杏仁茶,只怕也甜 。”贾母道:“倒是这个还罢了 。”可见贾母饮食较清淡,且不酗甜食,讲究营养 。此外她在饮食方面注意节制,贾府里每天都是山珍海味,而她也只是“嚼得动的多吃两口” 。在第七十五回的中秋晚宴上,只吃了半碗红稻米粥,略尝了两点鸡髓笋,其余的饭菜分别送给凤姐、黛玉、宝玉、贾兰等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