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贾母和刘姥姥为何这么长寿?( 二 )
在民间有句俗语“少吃香,多吃伤 。”说的就是暴饮暴食的危害 。有人走访过一些百岁老人,他们中的很多人终身吃饭只吃八分饱 。因为过度饱食不仅伤脾胃,而且热量和糖分摄入过多,也会造成肥胖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另外吃八分饱减少了肠胃的负担,同时对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免疫系统有改善其功能的作用,这会使体内环境更加平衡,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更加协调,从而保证了细胞的正常生长,促进人的健康长寿 。
而贾母享有高寿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她总能保持一个好心态 。她性格开朗,喜欢说笑 。贾氏家族里英年早逝的那几位除了凤姐之外,性格都不太好,尤其是林黛玉,动不动就多愁善感,以泪洗面,自然不能长寿 。凤姐算是性格开朗的一个,但心机过重,心胸狭窄 。而且作恶多端,使得她的心理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最终落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可悲下场 。而贾母一生宽以待人,从不做伤天害理之事,这也使得她没有心理负担,便有了颐养天年的基础 。
【红楼梦中的贾母和刘姥姥为何这么长寿?】我们给朋友发送祝福的时候都免不了要写些诸如“天天开心”,“百事可乐”这样的祝词 。谁都知道开心也是过一天,不开心也是过一天,但能做到天天都保持快乐的心态其实并不容易 。而贾母却做到了 。她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是她不恋权位,把权力都下放给了晚辈,自己安享晚年 。这使得她远离了喧嚣是非,也省去很多精力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的伟人诸葛亮,他堪称是智慧的化身,但却仅仅活了54岁 。因为与其说他是病死的,还不如说他是累死的 。每事毕躬亲,一个人干十几个人的活,每天从早起忙到半夜,用他的对手司马懿的话说就是“食少而事多,恐不久矣 。”后来的事实果然让司马懿说中了 。
除了远离俗事羁绊以外,贾母还善于给自己找乐 。用现在的话说,既能“老有所养”,又能“老有所乐” 。她好热闹,爱打牌,爱看戏,爱说笑 。戏看得多了,她也成了戏曲达人,能看出门道来,为此还上了一次回目 。第五十四回便以《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命名,说的是她批评戏曲故事情节庸俗无聊的事 。即使是在贾家败落之后,面对合族上下笼罩着的阴郁气氛,她散下所有积蓄,又张罗给宝钗过生日,在苦中作乐 。带领大家度过难关,没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很难做到这一点 。所以这个老太太堪称是这个家族的镇宅之宝 。
著名导演谢添有句名言:“没心没肺,能活百岁 。”他本人也是这句话的践行者,已经耄耋之年的谢老整日嘻嘻哈哈,看上去就是个老小孩,谢老最终以九十高龄辞世 。他所说的“没心没肺”并不说整天花天酒地,事事不管,而是一种心理的调节方式 。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从积极乐观的方面去看,而不是死钻牛角尖 。刘姥姥进大观园洋相百出,被一群小姐丫鬟调理,而她却仍然乐在其中 。贾母整天说说笑笑,不计较他人之过,也不掺和那些俗事 。她和刘姥姥的心态都非常年轻,这也是对养生的有力保障 。
在中医看来,养生就在于“益精、补气、养神” 。在精、气、神三个方面综合保养,便可以延年益寿 。曹操有诗曰:“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即使得了病也是“三分在治,七分在养” 。而中医还有句话就是“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所说的“未病”就类似于现在所说的“亚健康”状态 。常言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旦得了大病再想康复如初是很难了 。所以现在中医院有“未病诊室”,西医院有“亚健康诊室”,都是强调疾病的早发现与早治疗 。所以得到得了病再去医院治疗就已经晚了,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而预防的关键就在于保养 。平时学会保养身体让疾病远离自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的事 。所以在《红楼梦》这本书里有很多关于医药养生方面的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研究 。如果能够做到像刘姥姥和贾母那样,那么在现代发达的医学保障下超越她们的寿命,能够长命百岁也就不是梦了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红楼梦中宝珠是谁?宝珠为什么做了秦可卿的义女
- 射雕中的郭黄恋 门不当户不对的经典结合
- 金瓶梅中的大款花子虚为何只混成了老四
- 谁打出了响彻三百年的耳光 你不知道的红楼梦
- 红楼梦彩霞和彩云什么关系?彩云贾环怎样好上的
- 谶语中的历史 秦国灭亡的三个神秘预言
- 奇特的武侠现象 为什么小说中的江湖充满处女?
- 红楼梦中贾母的原型是谁?
- 哪些好汉被女人逼上梁山 水浒传中的红颜祸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