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远征噶尔丹时为何与留京太子写信来往讨论兔子( 二 )
有一次,康熙帝行军至山区,山上野兽出没,左右猎获颇多,自出京城以来,首次逮到肉味鲜美的狍子 。他令人送给皇太子一只,又担心路上需要时日,狍子肉质受影响 。为此写信向儿子嘱咐,时值五月,“关内气候炎热,能否完好送至或变味亦未可料 。朕在外日久,甚为眷念,特意带回,勿言不好” 。
康熙帝是出了名的好学,对出征途中所见各类新奇有趣的事物,处处留心,也乐意随时与皇太子分享 。他赏赐给胤礽的有远近闻名的喇嘛香、花马池盐(产于今陕甘宁交界之定边县)等 。有一次,他命人带回两种胤礽从未见过的鱼 。太子同样很好学,就去请教一位擅长识鱼的渔户朱通,得知其中一种叫做铜鱼,黄河中下游河道中也出产;另外一种朱通认为是鰆鱼,胤礽却不赞成,因康熙帝曾传授过有关鰆鱼的知识 。胤礽对父亲渊博的学识极为钦佩,坚持认为,“如是鰆鱼,父皇必识之” 。
康熙在回复胤礽奏折的朱批中,详细记录了所经之处的风土民情,因“皇太子欲闻此情,虽为无用,亦写之寄去” 。在康熙的朱笔下,陕西定边到宁夏:
“沿途皆为戈壁不毛之地,除万年蒿、咸刺、沙蒿、度芨草外,俱系盐碱 。宁夏四周俱为稻田,引黄河水耕灌,并无闲地 。地方水土不甚好,不宜人居 。”
康熙帝的笔触细致,甚至描写了当地时节气候以及民众的衣着:
“此处仍较暖,河亦未冻,穿棉袍人多,挑担经商者仍袒身而行 。此处人之老者甚感惊奇,称自我等父祖以来至今,未闻河未冻、无风雪之好年 。朕观得,同京城一样,朕着薄羊皮袄,棉外套,射兔时出热汗 。
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间前后长达一年 。大概因远离安乐舒适的皇宫日久,满眼皆为“戈壁不毛之地”,康熙帝也有点想家了,不断地询问京城时令情况,胤礽一一告知,诸如黄雀何时飞过、桃花杏花盛开境况、何日阴雨雷电,等等 。看似絮絮叨叨,家长里短,却满满是家庭的温情 。
康熙三十六年新春临近,胤礽如小儿女一般,殷切劝父亲回京过年,“皇父若在宫,则内外大小俱觉热闹” 。康熙帝阅览太子这份手写奏折,虽“远隔山河”,却“不胜快慰” 。康熙帝甚至命将天热时胤礽所穿的棉、纱、棉葛布袍及褂子各数件寄送到军中,并特意强调一定要送“旧物”,以备“为父思念尔时穿之” 。到了阳春三月,胤礽惦记父亲在前方辛劳,愁思不已,康熙帝亲笔回复:
“朕若此时在京城,晨赏百花,日坐树荫下,听鸟啼鸣,歇暑纳凉,以求安逸 。此非朕所不乐者,唯欲成大丈夫之志也 。皇太子乃极孝顺之人,想是见花鸟鱼兽,怜惜朕于沙卤边陲之劳苦耳 。不必为朕担忧,惟望日夜勤于国事,闲暇之时,阅览经史前世之得失,以慰愁闷 。”
读到这些保存在宫廷原始档案中的父子同心、情感交融的文字,相信谁都会暂时忘记,皇权阴霾笼罩下冷冰冰的另一面 。
“皇太子一欠缺处,为未见如此丰满之兔”
随着打击噶尔丹的战事进展顺利,心情颇好的康熙帝,时不时地跟远在后方的胤礽开起玩笑 。
内蒙一带草原上野兔很多,且非常肥硕,鄂尔多斯的兔子就多是四五斤重,有次康熙帝本人还见到了一只五斤多重的怀孕母兔 。他特意问胤礽:“京城之兔不知有如此重者乎?”儿子当然回复表示闻所未闻,康熙帝十分得意地断言:“皇太子一欠缺处,为未见如此丰满之兔,内心颇觉遗憾 。”
胤礽遭到父亲戏耍,也不甘示弱,马上提出想见识见识“丰满之兔”,强烈要求出京与父亲汇合,随大军征战 。康熙帝让太子反将一军,只好赶忙搬出大道理来加以安抚,无非是父亲远在前线,战事重要,儿子监理国事,“宫内事亦重要”,一定要分清时势和主次之类,并且语重心长地告诫未来的一国之主:
“朕二十三岁时,岂知有如此丰盛之兔乎?何必着急?今噶尔丹事若竣,朕等何处不可行?勿气恼着急,慢慢等待!何必着急 。”
康熙三十六年春,噶尔丹兵败势穷,被迫自杀(一说病亡),康熙帝的亲征以胜利告终 。
四月份捷报传来,康熙帝默念此乃祖先襄助,天地眷佑,他第一时间要跟胤礽分享心中的喜悦之情,自称“忘乎所以”,“朕之心事了结,业已报仇” 。兴奋之余,将早已成年的儿子当成天真烂漫的孩童,“儿皇太子,未知尔如何腾欢?”胤礽呢?闻知大捷,“痴呆不知所措,竟有两整日不思饮食,亦难入睡”,果然像个孩子似的高兴得呆住了 。胤礽还告诉父亲,当他去向太后祖母奏报喜讯时,见“内左门外众人簇集,水泄不通,欢声震地”,当真是普天同庆 。
推荐阅读
- 清朝才智过人的周培公为何被康熙发配盛京?
- 康熙养女固伦纯禧公主简介 固伦纯禧公主丈夫是谁
- 康熙的九妃连珠与八嫔临御 康熙的妃嫔有哪些?
- 清宫秘史 揭秘纳兰容若真的暗恋康熙的妃子吗?
- 中国武侠小说中十种历史人物 金庸最偏爱康熙
- 为何鳌拜被擒并不是康熙厉害而是鳌拜太菜?
- 康熙宠爱惠妃吗?惠妃与康熙皇帝的子女
- 康熙停朝五日 只为这个当了一天皇后的女人
- 清朝康熙年间的“天气预报”是怎样的
- 清初疑案 康熙为何三十年不葬祖母孝庄皇太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