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远征噶尔丹时为何与留京太子写信来往讨论兔子( 三 )


不过,这一年的“父主外、儿主内”的光阴,康熙帝与胤礽之间也不完全是一团和气,偶尔会有看法不一致,互相提意见的时候 。
某日,胤礽上呈奏折,“批评”父亲竟然在给自己的谕旨中写着“请寄,请送”字样,乃无视君臣之义,更抹杀了父子之情 。按他的说法:
“臣之荣显富贵,皆仰皇父之恩,即衣食生死,俱仰赖皇父,在下发朱谕内写此等字,不惟难以承受,即见此等语词,浑身出汗,无地自容 。若再降旨,恳乞停用此类言词 。”
康熙帝显然觉得儿子太过较真,未免矫情,连忙安抚劝慰,朱批回复道:用“请”字是视胤礽为家人,此乃家书用语,表示亲情和礼貌,不只给胤礽的朱批如此,连给宫中妃嫔朕也是写“请”字啊!而写给群臣看,或是启奏皇太后的谕旨中,就不会出现同样的字眼 。
有时,康熙帝反过来会跟儿子较真 。康熙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康熙帝在朱批中不满地表示:“朕因遥远恐皇太子惦念,故将朕等于此处妥善而行之情由,反复缮写遣之,为何与朕无一复信,缮写如此多之书信亦有毫不辛劳之理乎?嗣后朕不再多写矣 。”
还好,胤礽及时诚恳悔过,言之凿凿“不再多写”的父亲,又再絮絮叨叨地殷勤讲述行程中的种种见闻情状 。这对父子之间的短暂不快,转眼烟消云散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