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对政治的影响有哪些 宇文泰为政举措是什么

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统帅,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 。曾参加六镇起义军,后从贺拔岳入定关陇,其死后代据关中 。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投靠宇文泰,被授为大丞相 。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都长安 。从此宇文泰专制长达20年,556年去世 。其子宇文毓继位,追谥曰文皇帝,庙号太祖 。号其墓为成陵 。
宇文泰掌权期间,对内团结各方,澄清政治,创府兵制;对外立足关陇,争战东魏,蚕食南梁 。奠定了其身后关陇政权一统天下及隋唐王朝强盛的基础 。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四月,宇文泰北巡,八月,渡北河(今内蒙古境内乌加河),九月,还至牵屯山(今宁夏固原县西)染疾 。宇文泰知自己病重,派人急招侄儿宇文护,宇文护赶到泾州(今甘肃泾川北),宇文泰已经病危,托孤于其侄宇文护:“我的儿子都还年幼,今外寇方强,国家之事,由你决定,宜努力以完成我的志向 。”十月乙亥(初四)日(11月21日),卒于云阳(今陕西泾阳西北),时年五十岁,葬于成陵(今陕西省富平县北),谥号文公 。是月,其子宇文觉嗣其位为太师、大冢宰,由宇文护辅政 。次年,宇文觉称帝,国号周,是为北周孝闵帝,北周建立 。宇文泰先后被追尊为文王、文皇帝,庙号太祖 。
宇文泰为政举措有哪些
大统七年(541)九月,宇文泰颁行了由苏绰起草的六条诏书,“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 。十一月,又颁布了十二条新制,和大统元年(535)三月颁布的二十四条新制合在一起,共三十六条 。六条诏书和这些新制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方面,并据此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政治
【宇文泰对政治的影响有哪些 宇文泰为政举措是什么】德治教化
在政治上宇文泰奉行以德治教化为主,法治为辅的统治原则 。要求各级官吏用儒家学说修身,躬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等,恪守这些儒家道德规范 。同时又向人民灌输孝悌、仁顺、礼义,用这些儒家伦理纲常观念束缚人们思想,以心和志静,邪僻之念不生,稳定统治秩序 。
唯贤是举
在用人上奉行唯贤是举,不限资荫,只要德才兼备,那怕出身微贱,亦可身居卿相 。宇文泰的这一选官思想体现了打破门阀传统的新精神,保证了西魏吏治较为清明,也为大批汉族士人进入西魏政权开辟了道路 。
在这一选人思想的指导下,宇文泰将来自不同方面的人聚拢在自己周围,如李弼原是侯莫陈悦帐下大都督,且互为姻亲,后倒戈归附,宇文泰毫无戒备之心,予以重用,成为统率府兵的八柱国大将军之一 。柳敏原是东魏河东郡丞,宇文泰克河东后得之,当即拜为丞相府参军事,后来成为帮助宇文泰制定国策的核心人物 。再如武功大姓苏绰,宇文泰对之推心委任而无闲言,如有外出,常常预署空纸授绰,若须有处分,苏绰可以随事施行,事后启告一下即可 。正因为宇文泰能唯贤是举,用人不疑,因此西魏政府上下协力,内部团结,保证了各项政策措施的顺利执行 。
善于纳谏
宇文泰还比较注意听取臣下的不同意见,勇于纳谏 。早在大统五年(539),他就下令置纸笔于京城阳武门外,以访求得失 。当丞相府记室柳虬提出纳忠谠之言的建议时,宇文泰欣然采纳,并要求史官记事,须得失无隐 。宇文泰的这种做法,有助于西魏吏治的清明 。
严明执法
在法律上,宇文泰主张不苛不暴,既要“法不阿贵”,官吏犯法一视同仁,如宇文泰的内兄王世超,任秦州刺史时,骄横州县,结果被赐死 。位至大将军的郑伟不遵法度,结果被免职 。另一方面又要求断案者慎罚,力戒楚毒之下,自痛自诬,尽量减少冤假错案 。大统十三年(552),宇文泰又下令废止流传了二千余年的宫刑 。
更改官制
宇文泰还令卢辩仿周礼更改官制,实行北周六官制,甚至政府文告也要仿先秦体 。
整治吏治
为了整治吏治,宇文泰将贪赃者放宽到满三十匹才处大辟死罪,这比《梁律》的满十匹处死和北魏北齐的“赃满一匹者死”都要宽松,但这是为了更好地执行法律 。他赫然公告:“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史书记载,北周“用法颇严”,一旦发现贪赃枉法的官吏,即给予惩治 。对于以前的贪官,北周还制定了“征备之法”,就是以前犯的事赦免,但只要有线索可以追查到的,一定要追查到底,记录在案,贪赃所得一定要追索回来 。诏书说,国库是天下人之公产,皇帝只不过是为天下人守财 。我能宽纵你们的罪行,但是人民的财产必须为他们追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