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试点场景超过808.51万个 数字人民币加速融入大众生活
【经济日报|试点场景超过808.51万个 数字人民币加速融入大众生活】_原题是:揭开数字人民币的“神秘面纱” 你的生活里应该有它!其实我国在数字货币问题上布局已久 , 2014年 , 央行开始对数字货币发行框架、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研究 。 2019年8月 , 央行明确将“加快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研发步伐”作为下半年重点工作之一 。 到了2019年底 , 数字人民币相继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2022冬奥会场景启动试点测试 。 可以说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步推进 , 让数字人民币走进人民的生活 。 来听听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的解读 。
试点场景超过808.51万个—
数字人民币加速融入大众生活
本报采访人员 陈果静
数字人民币正在加速融入百姓生活 。 1月26日 , 美团宣布为平台的线下消费全场景开放数字人民币支付通道 。 这意味着春节期间 , 消费者买菜、打车或买电影票时 , 就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并领取消费补贴 。 据了解 , 此次上线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包括了餐饮、外卖、生鲜零售等200多个线下消费场景 , 这也是数字人民币首次实现生活服务的全场景覆盖 。
去年以来 , 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加速推进 。 目前 , 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等地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景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 截至2021年底 , 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 , 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1亿个 , 交易金额875.65亿元 。
从今年1月4日数字人民币APP在各大应用商店上线 , 再到全场景开通数字人民币 , 可以看作是数字人民币推广进程中的里程碑式事件 。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 , 基本实现对百姓日常生活场景的数字人民币全覆盖 , 也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找到了和高频消费场景更好的结合方式 , 能够更大范围地服务实体经济和百姓生活 , 带动数字人民币普惠性和可得性的提升 。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认为 , 从数据上看 , 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开立数量大增 , 说明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取得了长足而且迅速的进展 。 但从交易金额来看 , 数字人民币“盘子”还较小 , 目前的应用范围还十分有限 , 也说明数字人民币未来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 数字人民币要充分体现它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 必须实现规模化 。 规模化的前提有两个方面:一是底层技术达标 , 二是应用场景普及 。
在前期试点中 , 数字人民币业务的技术设计及系统稳定性、产品易用性和场景适用性均得到了有效验证 , 接下来 , 场景普及被认为是其发力的重点 。 美团平台数据显示 , 今年1月以来 , 在美团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中 , 近九成的数字人民币红包都流向了外卖、买菜、餐饮等百姓生活日常消费场景 , 其中又以30元以下的小额交易订单占比最高 。 李礼辉认为 , 下一步应该创建更多类似这样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 使数字人民币深入推广到实体经济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 让其普惠性充分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
“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正是服务实体经济和便利百姓民生 。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 , 我国移动支付十分发达 , 移动支付工具非常多 , 因此场景丰富程度往往影响用户选择和使用体验 。 完善的生态体系、丰富的应用场景 , 能让数字人民币无处不在、触手可及 , 进而吸引更多的老百姓选择使用 。
对于数字人民币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 , 要进一步深化在零售交易、生活缴费、政务服务等场景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 , 把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点落脚到服务实体经济和百姓生活中去 , 让更多的企业、个人能感受到数字人民币的价值 。
推荐阅读
- 手机号|数字人民币全覆盖冬奥场景!碰一碰、扫码付、网络购,便捷实现非接触支付…无银行账户也可申领“钱包”
- 操作系统|揭秘冬奥会场景背后的科技力量
- 餐厅|美媒:冬奥会这场景就像科幻电影!
- 成都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超22万个
- Tesla|特斯拉扩大试点项目:挪威和法国充电站向非Tesla车辆开放
- 艺术|科技融合艺术带来春节新场景
- 网友|第一次在太空过年,航天员们“忙年”是什么场景?
- 宇宙|投资近14亿元!城市副中心15个应用场景项目清单公布!
- Niobe-|拓维信息开鸿智谷全场景智慧教室发布
- 大埔|「火电+储能」调频:上海电气补齐全场景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