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你懂得越多,活得越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前段时间有个让人看了严重不适的新闻 。
63岁的王阿姨到杭州一家医院就诊 , 她肠胃不好 , 想检查一下 。 结果结肠镜检查发现 , 她得了结肠黑变病 。 正常人的结肠是红润的 , 而王阿姨的结肠布满了棕黑色的花纹 。 医生介绍 , 形成大肠粘膜黑变的最常见因素 , 是大剂量的蒽醌类药物及刺激性泻剂等 , 对大肠粘膜上皮细胞的损害和凋亡 。 市场上很多以“排毒”、“养颜”、“给肠胃洗澡”为卖点的保健品都含有蒽醌类药物 , 包括王阿姨已经服用了三年之久的酵素 。
什么人的钱最好骗?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说:“只要是科学 , 都不会骗人 , 受骗者正是不懂科学的人 。 ”的确 , 懂一点营养学 , 就很容易分辨新概念背后的原理 , 经不经得起推敲;学一点量子力学 , 才知道号称1分钟读完一本书的“量子波动阅读法” , 和量子力学毫无关系……今天的三本书 , 就带你在科学中了解自己、了解人类 。
《人体简史》
一些鸟类和哺乳动物能够一次只关闭一半大脑 , 这样 , 一半大脑打盹儿 , 另一半大脑可以保持警惕 , 这也是你为什么睡觉时不会从床上掉下来的原因;瘦人比胖人有更多的肠道微生物 , 瘦人拥有吃不饱的微生物 , 至少部分解释了他们为什么这么瘦;你接受的教育越多 , 患阿兹海默病的概率就越小 , 拥有不断探索的活跃大脑 , 可以阻挡阿兹海默病的侵袭;一个身高只有你一半的孩子跌倒在地并撞到头 , 他感受到的冲击力仅为成年人的1/32 , 这就是为什么小孩子似乎总是运气好得坚不可摧;有证据表明 , 哺乳的母亲会通过乳腺导管吸收婴儿的唾液 , 通过免疫系统进行分析 , 根据婴儿的需要调整抗体的数量和类型 , 生命是不是很神奇?《人体简史》是一部人体百科全书 , 我们的身体从30亿年前漂浮在浅海里的单细胞斑点开始 , 经历了漫长的演化 , 才造就了现在这个独一无二的你 。
比尔·布莱森|文汇出版社
作者比尔·布莱森探访了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18个国际领先的学术研究和医疗机构 , 把人体的每一部分从简单的介绍到深入的研究 , 从外表到内里 , 从健康到疾病 , 都用浅显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 。 与历史上任何时代相比 , 当今人类的寿命得到大幅延长 , 但这是有代价的 。 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教授丹尼尔·利伯曼指出:“自1990年以来 , 人类寿命每增加1年 , 只有10个月是健康的 。 ”我们很好地延长了寿命 , 却未能很好地延长同等的生活质量 。 衰老是所有物种共同的结局 , 它始于生物体内部 , 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逃避它 , 但你可以采用谨慎的良性生活方式来减缓这个过程 。
《端粒》人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衰老的?2009年 ,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另外两位同行因为发现了端粒及端粒酶在衰老中的作用 , 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 。 端粒是存在于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 , 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 。 它就像染色体头上的一顶帽子 , 细胞每分裂一次 , 端粒就多短一点 , 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 , 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了 。 越来越多的细胞不能再继续分裂了 , 人就变老了 。 所以 , 端粒被科学家们称为“生命时钟” , 它在决定动植物细胞的寿命中起着重要作用 , 端粒越长 , 我们的健康水平就越高、寿命就越长 。 端粒的长短 , 和遗传因素、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 慢性压力、负面思考、人际矛盾、不和谐的社群关系 , 都会伤害端粒 。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在《端粒》一书中 , 布莱克本给出了一个好消息 , 端粒的衰退并非不可逆 , 如果能改变心境和日常行为 , 就能有效保护端粒 。 细胞可以再生 , 机能可以重建 , 如果想让肌肉更有力 , 就要经常使用它;如果想要承压能力更大 , 就要经常适度打击它 。 偶尔给身体和精神适度的锻炼 , 才是符合生物学规律的养生之道 。
推荐阅读
- 云南发生悲剧:12岁男孩偷东西 被母亲捆绑体罚不幸身亡
- 11分钟,10分7板1帽,你很强没错,但真没人尊重,还是请求交易吧
- 为什么地球每四年要闰一年?地球相关的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 钟点房才四个小时,为何还那么多人开?前台美女告诉你实情!
- 被罚238万!这家巨头栽了
- 阿尔卑斯山发现本不该存在的东西,人类的最终走向是什么?
- 人火化后基因去哪了?DNA其实比你的想象更顽强
- 霸王龙是否有羽毛?其实你印象中的古生物形象,大部分都是错误的
- 被人打伤住院,打人者不露面玩消失,也不赔偿,怎么办?教你一招
- 民间故事:男子被初恋抛弃,娶不祥寡妇,新婚夜毛驴:你大祸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