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被杀自身因素 别人的建议不能听一半
大凡良医用药,往往对症 。蒯通此人,不看病人,就下虎狼药 。那韩信是何等样人,以前不过是当地被人戏弄的对象,在项羽手下位不过执戟郎,来到刘邦那里,因为有了夏侯婴、萧何等人的举荐,登台拜帅,做了大将军 。就是因为刘邦给了他那样高的平台,才让他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由于韩信平时对军事问题看得很透彻,所以才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 。
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 。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 。当然刘邦对韩信也是官职提了再提,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就在韩信攻打齐国的当儿,刘邦也在悄悄用招,手下有个叫郦食其的人建议,说自己愿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降齐王 。刘邦一听那好啊,兵不血刃,可以保存我的实力 。
【韩信被杀自身因素 别人的建议不能听一半】这个时候,韩信的军队还在往前进发,路上得到了这个消息,韩信心想,这仗不能打了,都投降了还怎么打呀?谋士蒯通就给韩信出主意了 。蒯通说,将军,汉王命令您去攻打齐国,对吧?韩信说,是呀,有这个命令 。蒯通问,那他命令您停步了吗?韩信说,这个命令倒是还没有接到 。蒯通说,这就对了,你没有接到让你停止进军的命令你干吗要停呢?请将军想一想,将军作战几十年,浴血奋战,打下了多少座城池呢?大概五十多座 。
这个郦食其一根舌头说下了多少座城池呢?七十二座 。请将军您想想看,我们前方将士奋不顾身英勇作战打了好几年还不如郦食其几句话重要了?这个功劳可怎么算啊?韩信如果意志坚定的,肯定不再去打 。你想,自己如果一打,与汉王的意见相左,今后如何在刘邦手下效力 。韩信此时一听,也对,这话可怎么说?不管他,打,继续去打 。
韩信这一继续进军,齐王知道后就恼火了,不是说得好好的嘛,我都归顺了嘛,条件都谈好了嘛,怎么搞的,又派兵打呢?你这是诈我啊!齐王马上反应过来,气哼哼地说,你郦食其是个奸诈的人,是你使的阴谋诡计让我解除武装的--因为现在整个齐国七十二座城池,齐王已经不设防了,他本想着和汉王是一家人他还设什么防啊?可突然韩信的军队就来了 。齐王一怒之下,下令:“烹之 。”就把郦食其扔到油锅里去了 。
这样一来,韩信算是破坏了刘邦的整个战略部署 。本来能和和平平地把齐国的问题解决掉,为什么要打这场仗呢?就此事而言,应该说是韩信不顾全大局,他为了添增自己个人的功劳,对“和平使节”郦食其的贡献不服气,结果就让那么多人流血牺牲!而这个时候刘邦和项羽的战争正处于胶着状态,是不希望多事的,是不希望节外生枝的,最好齐国没事了,而韩信这个举动,肯定让刘邦大大的不高兴,心里想你这小子秋后再算账 。后来韩信向刘邦要权,也是蒯通惯的 。
太史公说:蒯通的计谋实在是厉害呀!它既搞乱了齐国而又骄纵坏了淮阴侯,最后又害死了田横、韩信这两个人!可见韩信被害,和刘邦杀害功臣虽有关系,也和韩信本人没有大局意识,一味想增大自己的功劳,而造成功高者不赏有关 。
推荐阅读
- 韩信谋反是冤案 刘邦知道韩信被诛后很惋惜
- 范蠡与韩信的悲惨命运 忠臣为何都没有好下场
- 刘琰:三国历史上因打老婆而被杀的倒霉将军
- 皇帝错误不好纠 小官揭发朱元璋写错字被杀
- 尔朱英娥当尼姑嫁过三个皇帝 宁死不从儿子被杀
- 西汉功臣晁错之死 晁错被杀真相
- 揭秘:单雄信被杀前徐茂公竟为他割腿肉送行
- 唐僧的身世之谜 母亲被杀害父亲之人强占
- 韩信被杀彭越也被杀 他向刘邦发起挑战
- 单雄信誓死不降还是因仇被杀?揭其死亡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