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道子和晋孝武帝司马曜是什么关系?
自从司马道子接掌了谢安的辅政大权,孝武帝司马曜就益发变成了一个酒鬼,最终因酒误国,还误了卿卿性命 。皇帝司马曜“溺于酒色”,尤其喜欢夜宴,“殆为长夜之饮” 。如此逍遥醉乡“不亲万机”,并非因为他的皇弟司马道子辅政勤勉,为他分了负担,而是恰恰相反:亲王司马道子本身也是个酒鬼,兄弟俩终日纵酒酣歌为务,孝武帝“醒日既少,而傍无正人,竟不能改焉” 。醉眼朦胧中,东晋江山社稷也就变得轻了 。
司马道子与孝武帝司马曜为同母兄弟,都是简文帝司马昱与李贵人所生 。哥哥十岁继承皇位,弟弟也是在十岁被封为琅琊王,“食邑一万七千六百五十一户,摄会稽国五万九千一百四十户” 。当年孔融十岁被评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话看来还真不无道理 。少年司马道子曾“以清澹为谢安所称”,年龄稍长,被拜为散骑常侍、中军将军,进而拜为骠骑将军 。由于表现出色,又是皇上至亲,朝上公卿以“道子亲贤莫二”,奏请将他立为司徒,他百般谦让,“固让不拜” 。后来“使隶尚书六条事,寻加开府,领司徒”,才逐渐担当起朝廷政务 。这其间大概表面上仍中规中矩,谢安逝世后经朝议,孝武帝下诏称司马道子“体道自然,神识颖远”,可以像古时周公旦、召公奭那样负社稷之重,任命他一系列文武之职,他再次“让不受” 。再后来,司马道子担任了太子太傅,连下一代皇帝的辅政大权也掌控在手了,公卿又奏请将他进位为丞相,他依然“并让不受” 。其实,随着逐渐成年,司马道子的灵魂深处,早已由幼年时的“清澹”变得混浊不堪,他与王国宝暗地合伙排挤谢安的事实,便已说明一切 。而一次次的谦让不拜,不过是实权在握后,向朝野众人作秀的欺世手段而已 。
晋时士大夫以清简旷达随性为风尚,朝廷高官亦争相附庸于此,所以司马道子推让职务,与皇帝哥哥纵酒高歌,非但不受质疑,反倒让他显得卓尔不俗,继续葆有“清澹”的雅誉 。当时正是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的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以首都建康为中心兴起建庙崇法潮流,但那时的戒律并不十分严格,一些“姏姆尼僧”被召进宫中,与他们“尤为亲暱” 。
司马道子将宫中搞得香烟缭绕、酒气冲天的同时,也巧妙地达到了一手遮天的目的 。自他辅政以来,已是“势倾天下”,从中央到地方,不仅任用了王国宝、茹千秋一类奸佞之臣为其股肱,各地郡守长吏也“多为道子所树立” 。司马道子近小人,远君子,“凡所幸接,皆出自小竖”,正如左卫领营将军许荣上疏所揭露的那样,各部门中的杂伇小厮、乃至“仆隶婢兒取母之姓者”都得到委任,用为郡守县令 。这些人并不赴任,而是“带职在内”,又将地方事务委于当地的小吏手中,靠权力出租获得利益;宫中一些“僧尼乳母”也都借机“窃弄其权”,个个“竞进亲党,又受货赂,辄临官领众” 。
有个名叫赵牙的优倡,以“赂谄”的手段成为获宠的佞幸嬖人,后被道子任命为魏郡太守 。该郡是东晋政权为南迁的原北方魏郡流民设置的侨郡,紧邻首都建康,有沟通权宦的地理之便,赵牙于是继续施展他的“赂谄”手段,用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就地替司马道子“开东第,筑山穿池,列树竹木”,耗用金钱“钜万” 。园林有山有水,占地广阔,司马道子“使宫人为酒肆,沽卖于水侧,与亲昵乘船就之饮宴,以为笑乐” 。孝武帝受邀前来游幸,感到园中过于奢华,便对司马道子说:“府内有山,因得游瞩,甚善也 。然修饰太过,非示天下以俭 。”司马道子闻言“无以对,唯唯而已”,左右侍臣也都“莫敢有言” 。等到皇帝还宫,司马道子对赵牙说:好险,若皇上知道园中之山是人工所筑,你肯定小命难保 。赵牙早已参透他的心思,过后非但没有从俭,反而“营造弥甚”,将行宫建得越发奢侈 。
茹千秋“本钱塘捕贼吏”,同样“因赂谄进”,由一个小警员一跃而为骠骑谘议参军 。官既是买来的,得到的权力自然也可以再卖,他“卖官贩爵,聚资货累亿”,终于给司马道子惹了麻烦 。司马道子“恃宠乘酒,时失礼敬”,不知不觉犯了君臣之讳;他长期专权擅政,孝武帝酒醉间歇也偶有所察 。不久,吴兴县令闻人奭上疏,揭发司马道子幕僚茹千秋“衒卖天官”以及纵子贪赃等罪状,顺便将当时各地官场腐败、民不聊生的种种现实一并疏陈于上 。孝武帝闻奏“益不能平”,深感问题严重,于是作出人事安排,将王恭、殷仲堪分别派往兖州、荆州两处军事要地,稳住地方;同时又将王珣、王雅等放在朝廷要位,目的是“以张王室,而潜制道子” 。孝武帝驾崩后,正是这些人起兵向朝廷讨贼,迫使司马道子杀掉王国宝,实力大损,走向最终的败落 。
推荐阅读
- 赵王司马伦怎么死的?
- 司马懿最畏惧的人竟然是他的妻子张春华?
- 司马炎坐羊车御女 西晋皇帝司马炎到底有多荒淫
- 司马懿三国历史上最会装病 最终如何夺得天下的
- 晋愍帝司马邺有几个兄弟 司马邺的兄弟都是谁
- 晋武帝司马炎一人如何玩转上万名美女?
- 晋惠帝司马衷的故事 司马衷的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 诸葛亮与司马懿谁更厉害?他们又是怎样较量的
- 从司马相如到汪峰 看“音乐人“如何搞定女神
- 晋孝武帝司马曜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司马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