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第一诬告王江充:他凭什么告倒赵王刘彭祖?

【西汉第一诬告王江充:他凭什么告倒赵王刘彭祖?】汉武帝中期,赵国邯郸有一个喜欢看蓝天的少年,叫做江齐 。
江齐常常躺在草地上观看蓝天,胡思乱想,想象云端之上的宫阙到底如何金碧辉煌,向往宫殿里的神仙生活 。那该是怎么样的生活呢?江齐实在太喜欢蓝天了,以至于一有空就抬头看天,引得众人侧目 。蓝天不是凡人上得了的,江齐只好咽下口水,琢磨怎么在地上飞黄腾达、青云直上、出将入相,把天上的美好生活搬到地上来 。慢慢的,江齐成长为了一个权力欲很强的“有志青年” 。为了在权力道路上走得一帆风顺,江齐进行了充分地准备 。他本来就长得高大,一表人才,智商很高,看人看事头脑清晰,为人处世很得体,现在通过刻苦地读书学习,写得一手好字和漂亮文章 。在汉朝,只有当官的人才去读书写字 。江齐希望进入官场的心思暴露无余 。遗憾的是,周围的人都劝他:“江齐,你别做梦了!你只是个平民小百姓,别痴心妄想当大官了,安安分分过日子才是正道 。你再准备充分,也做不了官 。”
江齐的家庭是“布衣之人,闾阎之隶”,是邯郸城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老百姓 。西汉帝国的普通百姓只有两条道路进入官场 。第一是荐举和征辟,官府定期会挑选品德高尚、孝行出众的子弟进入官场 。但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推荐的都是官场子弟,几乎没有平民百姓因为事母至孝而被提干 。第二条更可行的道路是通过军功入仕 。当时西汉帝国正在与北方强悍的匈奴铁骑作战,平民子弟参军,斩获一定数量的首级也可以升官封爵 。江齐摸摸自己并不粗壮的胳膊,觉得一旦从军自己更可能成为匈奴人升官的筹码 。这条路风险太大,也走不通了,而科举要在六百年后才出现,所以江齐入仕的道路被封死了 。
江齐还是想出了一条当官的道路:巴结高官显贵,得到特别任命 。邯郸最大的官就是封在此地的赵王、汉武秦汉砖画里的一个杂役形象 。这个小人物能够留下画像,并为千年之后的人所看到,帝刘彻的是一个奇迹 。也许,他只是画家从千百个杂役形象中提炼出来的,没有具体的原型 。异母哥哥刘彭祖 。江齐认真研究赵王,发现赵王的太子丹是个声色犬马的好色之徒,于是将擅长鼓琴歌舞的妹妹献给太子丹作为自己前进的台阶 。江齐的这一招很有效,他得到了进入赵王府的门票,成为了赵王的座上宾 。只要江齐好好展示自己的能力,为赵王父子解决某个难题,就极可能得到梦寐以求的委任状 。
江齐的发迹之路会这么顺利吗?我们先来看看日后被追谥为赵敬肃王的刘彭祖是什么角色 。史书不客气地称刘彭祖是“巧佞、卑谄足恭”,“而心深刻”的卑鄙阴险人物 。政治场不像江齐想象得那么单纯,不知道江齐在研究赵王的时候有没有研究这一点 。刘彭祖掌权六十多年里,朝廷派到赵国来的相国和其他官员,没有一个人得到善终,“大者死,小者刑” 。为了监督分封地方的藩王,朝廷向各封国任命了许多相国、长史等官员 。有新官到邯郸上任的时候,刘彭祖都穿上帛布单衣,亲自迎接,表现得恭顺尊重,暗地里却“多设疑事诈动之”,千方百计下套让新官犯错 。新官往往丧失警惕,多少有违规或者犯忌的言行 。刘彭祖就将之记录在案,要挟朝廷命官听命于自己,不然就向朝廷告发 。刘彭祖凭这一套在邯郸作威作福,欺行霸市,还杀人越货,拼命捞钱,富可敌国 。而地方官员则提心吊胆,都不敢揭发赵王的劣行 。赵太子丹和父亲相比,有过之而69 不及,不仅贪财好色,还淫乱,甚至连亲妹妹和父王的嫔妃都不放过 。和刘彭祖、太子丹这样的人相处,江齐的日子并不好过 。
江齐满怀平步青云的梦想进入赵王府,实际是深入虎穴,危机四伏 。
江齐有事没事就往赵王府跑,成了王府很活跃的宾客 。他是想混个脸熟,希望王爷赏个差事,对逐渐掌握的王府里的丑闻也三缄其口 。
江齐自动站到了赵王父子的战壕中,赵王父子却警惕地看着江齐这个出身卑贱的陌生人 。江齐来得越多,知道的丑闻越多,太子丹就越担心,担心江齐把自己的丑事揭发出去 。在太子丹看来,江齐是无源之水无土之木,是可以随手捏死的蚂蚁,所以最保险的方法也最直接:杀死他 。太子丹先下手为强,对江家举起屠刀,捕杀了江齐的父亲、兄长 。江齐头脑灵活,跑得快,躲过了捕杀 。
江齐应该感谢杀父仇人太子丹,太子丹把江齐逼入绝境,让他彻底失去了当赵国小吏的机会,反而逼他凤凰涅磐到更大的天地里搏击天下,获取了惊人的功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