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化的血泊 盘点中国古代十场被遗忘的战争
【风化的血泊 盘点中国古代十场被遗忘的战争】战争是一种集体和有组织地互相使用暴力的行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 。由于触发战争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军人,因此战争亦被视为政治和外交的极端手段 。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联盟)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办法,也可以解释为使用暴力手段对秩序的破坏与维护、崩溃与重建 。下面就和小编去了解一下吧 。
1,楚吞百越之战(春秋---战国)
在西周分封诸侯的版图里,楚国不过是南部一个偏远小邦,在春秋战国风起云涌的画卷中,楚国却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决定群侯争霸格局的超级大国 。史册大多倾重于记录楚国北上中原,与秦晋大国争锋的壮阔历史 。却忽略了楚人自始至终都未曾停息的一场战争:南吞百越之战 。在华夏文明的成长与扩张时代,楚人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扮演了华夏民族南部拓荒者的伟大角色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楚国的南扩之路,仿佛一个巨大的熔炉,将中国南方各部族统统融化入华夏民族汹涌的血液中 。楚国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里,其实扮演了中国南北文明桥梁的作用 。
2,班超败月氏帝国之战(东汉)
这是一场只汉史中只记录了寥寥数笔的战斗,公元90年夏,贵霜帝国派兵七万,越过帕米尔高原,进攻汉朝西域诸属国 。汉朝西域都护班超集合西域各属国兵马,以诱敌深入之策将月氏军围困,并迫使其遣使投降 。不费汉朝中央一兵一卒,便轻易化解了一场西域各国的灾难 。从汉朝经营西域的历史来看,这场战争自然巩固了汉朝中央政府对于西域的主权,并使丝绸之路形成了一条天然的分界线---葱岭 。中国对葱岭以东的地区的主权,从那时一直延续到今天 。不过当时的汉朝人对贵霜帝国知之甚少,甚至久历边疆的班超也对这个国家分外陌生,依然如惯例称其国王为月氏王 。
3,东汉与羌的百年战争
贵霜降服了,西域收复了,南方平定了,匈奴乌恒没戏唱了,东汉帝国历经几代君王的苦心经营,终于达到了盛世的顶峰,然而自始至终,他们都面对着一个顽强的对手---河西羌族 。先零羌平灭了,参狼羌又反,钟羌完蛋了,东羌又乱,羌人仿佛一个在擂台上屡次被击倒却屡次站起来的顽强拳手,与东汉帝国整整搏斗了一个多世纪的时光,东汉王朝几代名将的心血与荣辱,都将为这个顽强的部族所抛洒 。特别到东汉中期以后,随着地方豪强势力和宦官势力的坐大,政治的腐败为羌人叛乱提供了温床,更加速了汉朝军队的腐化过程,终使平羌战争演变成一场烽火连绵的消耗战 。平羌战争的另一结果恐怕是汉朝政府没想到的,在漫长的平羌战争里,汉朝河西军阀势力日益膨胀,渐成尾大不掉之势,终于有了河西军阀董卓进京夺权的大戏,拉开了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序幕 。
4、隋攻吐谷浑之战
大隋盛唐,武功赫赫,击吐蕃,战突厥,浩瀚的史册里留下了无数英雄的传说,然而隋朝攻吐谷浑之战,在隋唐名将赫赫光辉的映照下,显得有些平庸和暗淡,而事实上,隋攻吐谷浑之战,不仅仅是隋朝统一中国的前奏,更为历经分裂与战乱的中国,打响了重归盛世的发令抢 。我们可以从国防等多个因素来解释隋唐征吐谷浑之战,然而透过无数尘封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西击吐谷浑之战,实际上牵动着历代强盛中原王朝的一个大战略---西进战略,如汉朝开西域一样,历代强盛的中原王朝都把开辟丝绸之路恢复对西域的主权作为国家和平与发展的大谋略 。而吐谷浑正是横亘在隋唐王朝通向丝绸之路的大钉子,击败吐谷浑使隋唐王朝巩固了自己在河西地区的主权,以此为基础将华夏文明传向了西域大地,更使横穿欧亚的丝绸之路从此畅行无阻,拉开了中华民族又一盛事的序幕,征吐谷浑之战是华夏文明再次冲出关山阻隔,通向欧亚大陆的第一块跳板 。其意义即使与唐平突厥之战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
5,唐朝破吐蕃的维州之战
盛唐的赫赫武功让人神往追忆,而安史之乱后晚唐的历史却总让史家不堪回首,那个向来被认为是宦官乱政与藩镇专权的黑暗年代,尽管已经是唐王朝日落西山的末世,然而在生存的压力下 ,唐朝军队依旧部分保持着盛唐时代强悍的战斗力,一代名将们以扶大厦于将倾的勇气,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打出了一次次酣畅淋漓的外战胜利,确保了走向末世的唐王朝边境的太平,也一度为国家迎来了回光返照一般的“中兴”,公元801年唐朝剑南节度使韦皋破吐蕃的维州之战,正是唐军末世时代的辉煌之作 。公元821年,唐朝与吐蕃于长庆会盟,彻底结束了两大军事集团历经数百年的持续对峙和战争状态,在之后的时日里,双方都忠诚的遵循了这一盟约 。韦皋破吐蕃的赫赫武功,恰恰是打开两大集团和平之门的一把钥匙 。世人对晚唐政治 颇多贬斥,然而透过维州之战的辉煌,我们仍然可以依稀可见盛唐武功的丝缕荣光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