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如何抗震救灾?皇帝需先下“罪己诏”
中国古代如何抗震救灾?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古人早期称地震为“地动”,认为是一种“地不宁”即大地不安定的现象 。遭遇“地不宁”后,古人是如何抗震救灾,以减轻地震带来的社会伤痛的?
皇帝颁“罪己诏”——
汉宣帝刘询“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
相对于现代,由于物资的匮乏和技术力量薄弱,古代抗震救灾的难度很大 。在封建时代,不少朝代的“皇帝”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反应,竟认为是自己得罪了上天,要检讨自己的施政得失,急于下“罪己诏” 。
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中国古人认为,天、地、人三才为一体,地宜宁不宜动,地若“不宁”有动,说明阴阳失调,或与人君失政有关,是上天给予的惩罚和告诫 。所以,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要赶紧承认错误,把罪过揽下来,以获得上天的宽恕,避免上天再给人间降灾,减轻灾民的不幸 。
西汉刘询(宣帝)当皇帝时的本始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公元前70年6月1日),河南以东49个郡国皆发生地震,不少地方是山崩水出,“杀六千余人” 。刘询便为此下了道“罪己诏” 。
《汉书·宣帝纪》记载,刘询是这样说的,“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 。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 。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 。”刘询想表达的意思是,地震是天地神灵发出的警告,是我刘询没有安定民生,我现在很恐惧 。
显然,下“罪己诏”的做法,对抗震救灾而言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帮助,但一直到清朝灭亡,封建皇帝们都愿意这么做 。
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公元1679年9月2日)上午,北京发生了建城史上最大的一场8级大地震 。这场地震所及,东至辽宁沈阳,西至河南安阳,范围之广、破坏之严重都是罕见的 。震中在三河、平谷一带 。从《中国地震目录》所辑史料来看,这场地震中共有45500人遇难 。
据《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看到如此灾情,当政皇帝玄烨(圣祖)第二天即下了“罪己诏”:
“朕薄德寡识,愆尤实多 。遘此地震大变,中夜抚膺自思,如临冰渊,兢惕悚惶,益加修省 。朕意中素有数事,使尔诸大臣、总督、巡抚、司道、有司各官,咸共闻知,务期洗心涤虑,实意为国为民……”
清圣祖的“罪己诏”看似“心里话”,实是忽悠所谓上天和欺骗百姓的把戏 。但“天下第一人”能向天下检讨施政得失,提醒各级官员好好为百姓办事,主观上也是一种进步,对安抚灾民情绪还是相当有用的 。
灾区“免租赋”——
西夏时期夏州地震遭“地陷死者二人免租税三年”
如果说“罪己诏”玩虚的,那么大打“恩情牌”,给灾民以物质、经济的具体帮助,便很实在了,也最受灾民欢迎和肯定 。最常见的手段之一,是给灾民“免租赋”,即现代所说的免税 。
汉宣帝刘询在下“罪己诏”之后,采取了两种措施,一要求,丞相、御史其与列侯、中二千石的朝中大臣“走基层”,寻访民间有学问的人,找到应对地震的办法;二指示,“律令有可蠲除以安百姓,条奏;被地震坏败甚者,勿收租赋”,意思是,法律条例中有可免除而能安定百姓的,逐条上报;对遭受地震重灾的民众,免收粮租钱税 。
刘询驾崩后,29岁的刘奭(汉元帝)以太子身份继位,继位当年又发生地震 。刘奭心系灾民,下诏称,关东一带没有收成,不少老百姓活不下去,各地官府(郡国)要善待灾民,不要收租收税 。不只如此,还把由少府看管的皇家水面、林地等白白租给灾民,以生产自救,谋条活路 。
东汉刘保(顺帝)当皇帝时的永建三年正月初六(公元128年2月22日),汉阳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发生强烈地震,京师洛阳亦有震感 。《后汉书·顺帝纪》记载,当时还是小皇帝的刘保,“诏勿收汉阳今年田租、口赋” 。
北魏在免收灾民租赋方面,做得也不错 。元恪(宣武帝)主政年间,北魏国境内地震频发,据《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一卷)上的统计,元恪连头连尾当了17年皇帝,而地震发生了25次,平均二年近3次 。在这种情况下,北魏朝廷多次给灾民“免租赋” 。
延昌元年四月二十日(公元512年5月23日)发生的大地震,遍及京师洛阳、并州、朔州、相州、冀州、定州、瀛州及肆州、恒州等十几个州地 。地震发生当年的十月份,朝廷便免除了肆州、恒州等重灾区一年的租税;十二月份又免了洛阳、河阴两县的租税 。
“免租赋”手段,历朝不绝 。西夏李仁孝(仁宗)当皇帝时的大庆四年四月(公元1143年5月),夏州(治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北白城子)发生地震,清吴广成《西夏书事》记载,当时李仁孝下诣,“遭地震地陷死者,二人免租税三年,一人免租税二年,伤者免租税一年 。”
推荐阅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用石油大败突厥骑兵!看石油在古代的妙用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揭中国古人身份证 竟带防伪标识
- 紫禁城竟没一个厕所 慈禧太后如何解决内急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 秦二世胡亥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秦二世胡亥
- 古代女子出嫁洞房“八件套” 是些什么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