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是如何篡位的?孙皓为何对司马炎口出狂言
其实司马家从司马懿开始就完全掌握曹魏政权了,可是司马懿毕竟是四代托孤重臣,他篡位则一定会留下千古骂名,死后也无颜见曹魏主公 。到了司马昭更是“司马之心,人尽皆知”,可惜司马昭因中风突然死亡,要不然这开国皇帝肯定是司马昭 。到了司马炎,这篡位之事只是个时间问题,这天下一定是他司马家的 。
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嫡长子,在父亲死后,不光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还继承了父亲篡位的心愿 。从司马懿杀曹爽,司马昭杀曹髦就可以肯定他们都是为后面的司马家篡位做铺垫 。司马炎在得到司马昭的晋王爵位后,就开始谋划篡位之事 。司马炎手握军权,手下亲信自然不少,有些还位居高位 。为了不动用武力,让魏帝曹奂自动让位,司马炎让那些亲信不停地劝说曹奂让位,还说了很多利害关系 。曹奂自知司马家的势力,又有曹髦的前车之鉴,最终决定让位 。
曹奂下诏书,内容是司马家辅佐历代皇帝,功劳颇大,这皇位早就应该是司马家的,这也是老天爷的安排,司马炎不要推辞,请接受皇位 。司马炎心里非常高兴,但还是做足戏份,就假装推辞,不愿接受 。司马炎的心腹更是率领百官劝说司马炎接受皇位,司马炎只好接受 。司马炎如愿的坐上皇帝宝座,建国西晋,封曹奂为陈留王 。之后的几年,讨伐吴国,吴国灭,统一天下,历史上也再无蜀、魏、吴三国 。孙皓,吴国在他的手上被灭了国,但是当孙皓面对晋国皇帝司马炎时,居然还敢口出狂言,声称自己在吴国也同样设了一个位置给司马炎,等待着有朝一日,当吴国灭了晋国,便将那个位置赐予司马炎 。孙皓凭借什么资本敢于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呢?
从正史中纵观孙皓的性格,可以说对他既感到可恨,但同时又何尝不为他感到可叹呢!本来是一个好好的有为青年,励志君主,奈何却沦为贼人,不务正业,不求上进 。从贤明之主君顷刻之间变为地狱使者,两者的差别之大,真是让人无所适从 。假设孙皓从未转变过,他一直能够施行良政,任用贤臣,宽待百姓,那么吴国也未尝一定会输于晋国,两者相争,鹿死谁手不到最后一刻又何尝能够得知呢 。
【司马炎是如何篡位的?孙皓为何对司马炎口出狂言】但,孙皓就输在他的转变上,输在他的懒散和沉迷上,他将社稷做了他的赌注,最后输的一败涂地,倒是到了真正认输的那一刻,他反而豁然了,他奉劝贤臣们不需要为吴国做最后的亡命之搏,如果晋国有能力还是归顺于晋国吧 。孙皓对司马炎的那些不恭的话语并不能显现出他不怕死,有骨节有节操的君主气节 。相反地,只是因为孙皓后期已经残暴惯了,如果看人不顺眼便挖掉此人的眼睛,这些酷刑对于孙皓来说就像是小儿过家家酒般的稀松平常,所以当晋帝司马炎说出那些讥讽孙皓的话时,孙皓下意识的就是反驳,因为这已经是他的一种潜意识反应了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和葡萄牙有什么恩怨史?
- 唐僧前身是如来徒弟金蝉子?和尚不承认?
- 高丽王国是安徽人建立的 朝鲜是东北人建立的?
- 李白真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吗?他是怎么死的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 和氏璧是哪国的 和氏璧的由来
- 金庸笔下表哥都是高富帅负心汉 是影射徐志摩?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