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株洲堪称“酒都” 一年缴税高达20万两白银
“槠洲何日到 , 鼓枻上沧浪 。”1173年春天 , 南宋诗人范成大从江西萍乡出发 , 经醴陵去往株洲(时称“槠洲”) , 怀着满心期盼写下这首诗 。本是前往赴任静江(今桂林)知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的他 , 为何心心念念着株洲?
由于政治、经济中心南移 , 处在湘赣驿道上的株洲商船云集 , 车水马龙 , 承接着一批又一批来往过客 。当时的株洲号称“酒都” , 光酒税一年最高达到20万两白银 , 而南宋高宗对金议和后 , 宋对金岁贡白银是25万两 。
酒税最高时一年达20万两白银
佘意明介绍 , 宋代株洲属于潭州府(长沙)湘潭县 , 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市镇 。它在宋朝时崛起与繁荣 , 得益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 。
唐朝以前 , 政府重农抑商 , 禁止在城市居民去做生意 , 这一政策在唐末慢慢放开 。到了宋代 , 政府鼓励做生意 , 市井繁荣 , 加之政治中心南迁 , 南方的经济也随之发展起来 。
彼时 , 株洲湘江水道有槠田古渡 , 往南经水道到衡山 , 再转湘粤古驿道(衡山段)去两广 , 往北可直走湘赣驿道去长沙 。南宋诗人戴复古就曾作诗《九日槠洲舟中》:几年重九客他州 , 少泊槠田古渡头 。
至于陆路 , 株洲地处湘赣古驿道的要地 , 设有株田铺驿站 , 提供食宿、换马等服务 。佘意明通过实地走访 , 发现株田铺位于今天株洲芦淞区龙泉街道办事处 , 分上铺和下铺 。
交通的发达 , 促进了人员流动和消费增长 , 一些酒楼也因此兴盛 。此外 , 株洲湿气重 , 而喝酒可以御寒祛湿 , 这也是株洲酒肆兴盛的原因之一 。南宋诗人戴复古在株洲写下诗句“今日登高无处所 , 一樽携上枕江楼” , 说明当时株洲湘江边开有酒楼 。
据佘意明考证 , 株洲的酒税在北宋神宗时期 , 估计在5万以上 , 到了南宋时期 , 株洲酒税已达到20万两 , 相当于一个中等偏上的州产生的酒税 , 这在当时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史书记载 , 南宋高宗赵构在绍兴议和时 , 除向金国称臣外 , 每年向金国岁贡白银25万两 , 绢25万匹 。由此看来 , 株洲产的酒税已基本可以抵消给金国的白银进贡了 。
胡铨株洲饮酒写“梨涡”诗句 , 朱熹看后写诗批判
酒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催化剂 , 号称“酒都”的株洲 , 自是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 , 风流才子胡铨就曾在株洲饮酒作诗 。
胡铨是江西人 ,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 进士出身 , 曾在朝廷在编修官 。他向宋高宗上过一道奏折 , 说秦桧奉行投降路线 , “乞斩秦桧” , 结果被发配到岭南(今广州) 。
到广州后 , 胡铨认识了一位叫黎倩的女子并与之相爱 , 结果被黎倩的丈夫发现 。黎倩的丈夫逼令胡铨吃一种叫“莝豆”的马料 , 否则杀之 。胡铨受辱食之 , 终抱得美人归 。
此后 , 胡铨又被贬到海南三亚 , 而被他感动的黎倩却一直不离不弃 , 与他患难相伴23载 , 直到1162年 , 宋孝宗即位 , 60岁的胡铨才蒙恩召回 , 拟到饶州(今江西鄱阳)任知府 。
胡铨携黎倩北返 , 经过湘潭胡氏园(当时株洲市镇上最有名气的客栈)时受到胡氏宗亲的款待 。也许是多喝了几杯的缘故 , 感叹人生复杂及黎倩一片诚心 , 胡铨挥笔在胡氏园墙壁上写下“君恩许归此一醉 , 傍有梨颊生微涡 。”意思是 , 皇帝批准我回来 , 有梨涡美女相伴 , 还不痛饮几杯?这就是成语“梨涡浅笑”的由来 。
5年后 , 受南宋初期的学者、教育家张栻之邀 , 游完南岳北返的朱熹也来到胡氏园留宿 。期间众人饮酒赋诗 , 看到胡铨题于胡氏园墙壁上的两句诗 , 自然聊起了胡铨这段风流韵事 。作为理学大师的朱熹 , 当即作了两首自警诗 , “十年湖海一身轻 , 归对梨涡却有情 。时尚无如人欲险 , 几人到此误平生”、“贪生莝豆不知羞 , 腼面重来蹑俊游 。莫向清流浣衣袂 , 恐军衣袂涴清流 。”这两首诗名义上是“自警” , 实际上是告诫世人切莫贪色 , 勿被女色耽误大好前程 。
推荐阅读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汉朝时期的西域国 最小的国家只有27户194口人
- 韩世忠怎么死的?南宋名将韩世忠死后葬在哪里
- 明朝疆域 历史排名前三鼎盛时无人敢碰领土
- 孝文帝迁都的时间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
- 揭秘:刘备在入蜀时错杀了哪个人埋下亡国祸根?
- 明王朝一起似曾相识的冤案 都是限时稽凶惹的祸
- 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 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 芈月传的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的一位公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