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庸轶事:曾资助蔡锷将军的红颜知己小凤仙

纪80年代的一部电影《知音》 , 将小凤仙与护国大将军蔡锷的浪漫故事演绎得如泣如诉 。小凤仙在反袁英雄蔡锷面临人生困境之时 , 与其相遇 , 成为知音 , 并义无反顾地帮助蔡锷逃脱了袁世凯的控制 。他们的际遇与命运 , 在国难民危的乱世中 , 显得格外深沉悠远 , 以至于百年之后仍有不息的回声 。然而真实的小凤仙什么样 , 尤其是在她离开蔡锷将军后的命运如何却一直众说纷纭 。近日 , 冯庸将军的外甥、台湾著名实业家张文琦先生向采访人员讲述了曾经名动京华的小凤仙和冯庸将军一段不为人知的尘封往事 。
奇女落难 旧挚友雪中送炭
近代风尘中女子 , 若以知名度来说 , 恐怕无出赛金花、小凤仙二人之右 。前者曾为状元夫人 , 随同洪钧出使德国;后者是蔡松坡将军的红颜知己 , 助蔡潜离袁世凯爪牙遍布的北京城到达云南 , 举兵抗袁 , 成就了他“护国军神”的美名 。此前很少看到有关小凤仙的出身和下落的记载 , 就连她协助蔡锷逃出北京的这一段传奇式的故事 , 大部分的记述也都言人人殊 。至于她的出身如何?下落何在?更很少有人提及 。而她在长春、沈阳与冯庸等人的交往则更是鲜为人知 。
小凤仙虽是妓女出身 , 但电影《知音》却将她有情有义的形象打造得光彩照人 。在张文琦的描述中 , 饱经坎坷的小凤仙 , 给他的印象也是开朗、热情、善良 。
据张文琦先生回忆 , 1947年冬 , 12岁的他随母亲冯碧君即冯庸将军的亲妹妹 , 由沈阳到长春看望住在范家屯的奶奶 。不料没多久 , 长春即被东北野战军包围 , 他和母亲被困城中不得回沈 。此时的长春城中因被围困 , 民生物资严重缺乏 。国民党派C-46运输机从沈阳起飞 , 每天中、下午各有一批约十几架飞到长春上空投下粮食 。开始时的个把月 , 粮食配有降落伞缓缓落下 。后期降落伞用光 , 只见黑色粮包从高空落下 , 像空中投弹一样摔碎在中央银行广场路边 。当时守卫长春的有国民党军新七军 , 军长是李鸿 。另外还有国民党六十军 , 军长为曾泽生 。长春的小孩都知道 , 穿着美军绿呢绒军服的是新七军 , 属蒋介石的嫡系;一身灰色布棉袄的是六十军 , 出身云南 , 被称为滇军 , 在抗日战场上曾立下战功 。但此时 , 在长春城内的守军也开始抢夺民粮 。到了夏天 , 市区居民出现粮荒 , 留有存粮的居民不敢“光明正大”举炊 , 有不少人因此病饿死亡 。由于城内粮食极度缺乏 , 加上有人投机倒把 , 城内粮价飞涨 , 从几元一斤涨至一万元一斤 。中央银行长春分行不得已发行本票 , 面值由几十万一张发展到几十亿甚至几百亿一张 。6月28日 , 长春大批饥民到康德会馆后院粮库 , 冲破警戒 , 抢粮充饥 。军队和警察开枪镇压 , 造成多人死亡 。此时 , 城内居民大部分都处于病饿死亡的边缘 。
大约是在1948年七八月间 , 张文琦刚刚参加完初中应试 。母亲冯碧君带着他去了市内一处日式小楼 , 看望一位中年阿姨 。在他的印象中 , 这位阿姨身着浅蓝色阴丹士林布的旗袍 , 皮肤白皙 , 身高约在1.6米以上 , 极为健谈 。见面后 , 她亲热地拉着母亲的手 , 述说离开北平嫁到东北 , 后定居长春的过程 。母亲带了一包金元券及金饰交给了这位阿姨 , 阿姨感激万分 。他们聊了很久 , 互道珍重后就告别了 。在回家的路上 , 母亲说 , 刚刚见过的这个阿姨就是小凤仙 , 是当年北平的名媛 , 也是大舅冯庸在北平念书时结识的朋友 。因为长春当时面临的困境 , 大概小凤仙的生活也是举步为艰 , 才不得已向大舅冯庸写信求助 。冯庸托在长春城内的妹妹冯碧君雪中送炭 , 前往探访并救济小凤仙于危难 。
英雄美女 六载恩情付劫灰
那么 , 小凤仙为何给冯庸写信求助呢?有侠女之称的小凤仙与冯庸将军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张文琦先生向采访人员说起 , 他在台湾《传记文学》上所见《蔡锷小凤仙两联语》一文 。文中说当年“小凤仙结局不知所终 , 或云下嫁‘步兵统领江朝宗’” 。张文琦说 , 这一说法是凭空杜撰 。因为江朝宗同冯庸将军曾是岳婿关系 , 所以他对这些情况是熟悉的 。江朝宗生于1861年 , 逝世于1943年 , 是北洋系重要人物 。小凤仙因蔡锷而名满北京是在袁世凯离世前 , 也就是1916年前后 , 当时江朝宗已是55岁的老人 。1917年 , 江朝宗将女儿江锦涛许配给冯庸 , 是北京煊赫一时的名门婚礼 。张文琦在10岁以前住在北京 , 母亲时常带他与姐姐去江家看望舅姥爷江朝宗 , 从未听说过有小凤仙这个人 。大舅妈江锦涛也从未说起小凤仙之事 , 更没提到与他父亲有什么瓜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