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武侠传说 清朝广东那些不知名的武侠高手( 二 )
当然 , 光说不行 , 还得练 , 石六郎将师父传授的刀法 , 苦练了十天 , 然后追击“酸糕新” , 果然将这个飞盗刺伤从屋顶打下来 , 等在下面的捕快一拥而上 , 活捉飞盗“酸糕新” 。
老者选徒弟可谓有得有失 , 他选六郎为徒弟是正确的 , 因为他看中了石六郎的善良谦让 , 可是他选“酸糕新”时 , 只是注重对方的诚意 , 却疏忽了对方的品质 , 没有想到每天的早点后面 , 暗藏着深深的算计 。
《清稗类钞》的“技勇类”第十五卷记载 , 广州有位张姓女子 , 武艺高强 , 但家境贫寒 , 不得不给富户当仆人维持生计 。有一天 , 张氏购物回来 , 经过广州米市口 , 这里有几十家米肆 , 舂米的人中有很多是当地无赖 。他们见张氏颇有姿色 , 就上前调戏 。张氏正色说:你们最好收敛点 , 否则我一动手 , 你们没好果子吃 , “幸勿尔 , 复尔者 , 将不利于子” 。对方不信 , 继续挑衅 , 张氏手中只有一把伞 , 就把伞尖一挑 , 刺中对方腹部 , 对方立即毙命 。无赖们大怒 , 拿起棍子群起围攻 , 张氏仅凭手中一把伞 , 边打边退 , 自身丝毫无损 , 回到主人家 。
无赖们围攻主人家 , 主人大惊失色 , 张氏说:不怕 , 我一人做事一人当 。于是 , 她拿了一根铁棒出来 , 当众说:你们想干什么?那群人见张氏手里拿着的铁棒 , 足足有酒杯那么粗 , 她拿起来却如同拈草芥一般轻松 , “运用如拾芥然” , 知道她不好惹 , 就一哄而散了 。
然而 , 强龙不压地头蛇 , 张氏得罪了地方恶势力 , 也没法在城里待下去了 , 不得不返回乡下 。无赖们竟然尾随而至 , 在半夜时分向张氏母女发起袭击 。当时 , 几十个大汉手持武器 , 张氏倒是不畏惧 , 手拿铁棒进行对打 , 一番搏斗 , 张氏击毙五六个大汉 , 打伤几十个 , 其余人狼狈逃窜 。张氏善良 , 隔着篱笆将被击毙的凶徒尸体扔出去 , 说:你们把同伙的尸体带走吧 。
但张氏的善良并没有换来暴徒的悔改 。张氏的母亲建议说不如搬进广州城 , 毕竟有官府管制 。张氏说:如果世道好 , 住在城里和住在乡下有什么区别呢?“世果治也 , 山居与城廓何异” , 仍继续往来城乡 , 不作戒备 。
张氏太疏忽大意了 , 某天黄昏 , 经过门前山脚时 , 她忽然被两发火铳弹击中 , 一发击中大腿 , 一发击中腹部 , 其母亲和妹妹背着她回家 , 张氏愤怒地告诉家人“一定是米市口那帮人下的手”后 , 含恨而逝 。
张女侠的遭遇说明 , 面对恶势力 , 光有武艺还不够 , 还得学会怎样用其他手段保护自己 。
《清稗类钞》的“技勇类”第十一卷记载 , 岭南人李某 , “武力勇技冠一时” , 其徒弟刘汶 , 善于使双剑 , 几十个人近身不得 , 江湖人称“先锋” 。这师徒二人仗着自己的高超武艺 , 在番禺、香山一带抢劫 , 为害一方 , “作横于番禺、香山诸县 , 劫掠无虚日” 。他们看当地谁家有钱财 , 就写信上门勒索 , 如果不答应 , 就晚上杀人割头 。当时官府也缉捕不得 。
当时广州有位相当于捕快的武官 , 也姓李 , 姑且称为李捕快 。他也是武艺非凡之人 , “勇健少年也” 。李捕快颇有计谋 , 觉得要铲除李某 , 必须先剪掉他的羽翼刘汶 。但刘汶善于使剑 , 不能近身 。于是他想了个好办法 。有一天他带着一根短枪 , 藏在怀里 , 追踪刘汶进入一个小巷子 。他与刘汶相遇 , 李捕快故意将手举过头顶 , 这不是投降的意思 , 而是官府中捕快的手语:抓人 。刘汶大笑:就凭你?就在刘汶刚想拔剑的时候 , 李捕快迅速出手 , 短枪刺穿对方胸膛 , 刘汶因巷子太窄 , 剑太长 , 一时拔不出来 , 当场毙命 。李捕快利用了有利的地形 , 铲除了强贼 。
推荐阅读
- 奇特的武侠现象 为什么小说中的江湖充满处女?
- 日本传说最放荡的未婚女皇 用身体统御群臣
- 关于屈原的传说是什么 屈原到底姓什么
- 金庸武侠小说中最难练的十大武功 第一名竟是它
- 关于宋朝包拯的传说有哪些是真的?
- 制字先师仓颉造字的故事
- 忠臣杨业究竟死于何人之手?不是传说中的潘仁美
- 顺治爷狠心废后 原来这女人是传说中“剁手党”
- 慈航道人是谁?慈航道人的传说事迹
- 揭秘金庸武侠中的黄裳武功到底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