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用一阴招让儿子登上皇位 却被司马懿偷学
三国时期,曹丞相发布了一条求贤令,至今都为人称道,世人赞誉其是求贤若渴,故而多有诗言称道,但是实际上求贤令,并没有为曹魏招揽多少的将才,后期在曹魏阵营中的众将,也很少有因为求贤令而进驻的,可以说这条策略不错,但是实际效果非常一般 。
其实,真正有本事的人,早在三国天下既分的时候,就基本上已经决定了自己的归属,有部分动作慢的,是在后来逐渐归入各方势力,到了求贤令颁布的时候,大家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公 。退一万步说,求贤令虽然在今天广受标榜,但是在当时对于那些豪杰来说,无异于企业的招聘广告,吸引力并不大 。丞相足智多谋,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他之所以还是要颁布这道法令,其实本来也不是为了招揽部下 。
了解求贤令的人,应该都知道,在这条制度里,有一条是恢复“五等制” 。何为五等制?就是指王、公、侯、伯、子男,这五大爵位,其中最后两个爵位,在历史上争议比较大,有的时期没有子爵,又或是将子爵和男爵归为一类 。而到了汉代的时候,刘邦虽然早先也许下了数位异姓王,但是在他的暗中设计下,这些人逐渐都被刘家人扫除,最后所有的异姓王尽皆覆灭 。就是在这个时候,刘邦颁布了一道,让后来的曹丞相咬牙切齿的法令——从此异姓不可在刘姓天下封王 。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天下间再也没有了五等制的存在,可是对于丞相来说,如果不恢复的话,那么就算他能够主宰朝廷,但是也始终没有篡取天下的机会 。要知道,尽管所有人都清楚他的心思,也都对他讳莫如深,但是他也还是不敢光明正大的篡取刘家的天下 。
这属于古代大家都心照不宣的规矩,曹丞相手眼通天,但是在这一点上仍旧需要遵从旧制,来不得半点莽撞的 。恢复五等制,就是丞相在为自己以后的路做铺垫,既然成王,那就已经有了做皇帝的资格,届时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将小皇帝赶下台 。不过,丞相虽然处心积虑了一辈子,想要当皇帝,但是最后也没有动手,凡而是他的儿子曹丕成了曹魏的第一代皇帝 。
可惜好景不长,丞相死后没过多久,这套法子又被司马懿一族原封不动的学了去,他积累数年,想要为曹家赢得天下,可惜徒做了别人的嫁衣,不知道如果丞相泉下有知的话,有会做什么感想 。
说到这里,其实也并非是为了黑化丞相,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对他都是褒贬不一 。不过,大概是由于《三国演义》的问世,由于此书作者对丞相颇为排斥,以此把他刻画的并非如历史上那么真切 。丞相是有大功绩的,他平定了北方,还发展屯田,使得中原地区的经济在战乱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 。
但有些人,尤其是在当下的网络时代,人们对于一个人的评断,往往只集中了一个点,对于丞相的缺点大肆渲染,却对其好处只字不提 。当然,也有的人在拼命扩大他的优点,对他的劣迹却是避而不谈 。这些都并非是一种公平的评断,虽然我们无法再回到三国时期,亲眼目睹丞相的为人,但是我们可以就他的所作所为,做出一个公平的判断 。
首先,在前文中我们所提到的求贤令,虽然丞相本意并非是招揽贤才,但是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效用,属于无心栽柳柳成荫,再者,他尽管是为了谋取天下,但至少兵不血刃的方法,免除了很多的杀戮 。要知道,在当时那种情况,能够通过政治手段就解决这一问题,已经算是最好的选择了,在大部分时候,往往都会发生一连串的血腥事件,所以在大方向上,求贤令的颁布,还是应当被称赞的 。
而关于丞相平定北方等一系列的功绩,我们也不需要去大肆赞扬,因为这些作为的出发点,不过是为了实现他自己的霸业而已 。不得不承认,这些事情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进程,但是这不能就说他是个英雄 。就比如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促进了我国逐渐从封建国家的范围脱离,但是难道我们因此就就要感谢这些侵略者吗?
【曹操用一阴招让儿子登上皇位 却被司马懿偷学】当然,这两件事的性质不同,本来也不可以作为比较,不过意思都是相同的 。丞相确实是做了一些好事,但不可以过分夸耀 。而他也的确有不少的劣迹,但也不能就一棒子打死 。
推荐阅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用石油大败突厥骑兵!看石油在古代的妙用
- 浑身是胆赵子龙 为何被老婆用绣花针扎死了
- 李广冯唐连遇三代明君为何都不得重用?
- 三国蜀汉五虎将马超为何得不到重用
- 秦朝使用什么文字?
- 唐朝后宫采用轮岗侍寝是真的吗 唐朝后宫的人性化
- 日本传说最放荡的未婚女皇 用身体统御群臣
- 宋太祖赵匡胤的选帅用将之道:亲自为人拍背
- 吃河豚鱼变僵尸 人食用河鲀后或变僵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