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事件介绍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 。西汉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 , 国家因为多年战乱而十分贫困 , 于是统治者都崇拜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 。这样就是想让老百姓安于现状 , 不要急于有所作为 。
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 , 汉朝国力强盛 , 又想要平定匈奴 , 实现“大一统” 。那么道家这种“清静无为、小国寡民”的思想是无法满足汉武帝时期汉朝的需求的 。这时候 , 汉武帝就特别需要一种新的思想体系 。这种思想既要符合统一的局面 , 又要为皇权专制做一个理论支持 。于是 ,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这样诞生了 。
董仲舒提出的这个政策 , 正好符合汉武帝的需求 。于是汉武帝就采取了董仲舒的建议 , 独尊儒术 。儒家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正式取代道家成为中国“正统”的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 是非常受统治阶级欢迎的 。因为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 , 又神化了专制王权 , 对统治者来说 , 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自从提出了这个以后 , 日后凡是入宫为官的人 , 都要懂得儒家的学说 , 法律问题上还要用儒家的思想来解释 , 总之儒家思想充斥着整个官场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开始实行之后 , 汉朝开创了两个新政策 。第一举任贤才、广纳儒生 , 这个曾经在刘邦时期也有人提出过 , 但是刘邦并没有采纳 , 直到汉武帝时期 , 儒生才终于得到重用 。第二实行教化 , 兴太学 。这个政策的实施 , 使得教育可以全面化 , 让更多人接触儒学 , 学习儒学 。
董仲舒有哪些故事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不仅仅是著名的思想家 , 他还是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他以儒家学说为基础思想 , 建立起了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因此董仲舒被誉为公羊大师、儒家大儒 。那么在他的生平中董仲舒的故事又有哪些呢?
关于董仲舒的故事 , 据相关历史资料的显示中 , 董仲舒的生平有两件轶事:“三年不窥园”、“有客老狸” ,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两个故事吧 。
第一个故事:“三年不窥园” 。
董仲舒在很小的时候就很聪明 , 在年少的时候就非常的喜欢读书学习 , 还常常学习起来忘记吃饭和睡觉 。而他的父亲董太公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 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作息 , 他决定要在宅子后面建造一个花园 , 这样孩子在空余时间可以来花园溜达溜达 , 休息一下 。在第一年的时候 , 他的父亲则一边派人去南方学习如何建造花园 , 另一边则着手准备砖瓦等修建花园的材料 。初建成时花园里阳光明媚 , 他的姐姐曾多次叫他来花园玩 , 他依然手拿书籍 , 专心看书 。在第二年的时候 , 花园里建造了假山 , 旁边的孩子纷纷爬上假山上玩 。唯独他头也不动的书写文章 。在第三年的时候 , 花园完工 , 好友前来观看 , 可他依旧埋头于书本中 。
第二个故事:“有客老狸”
有一次 , 董仲舒正在讲课 , 有一位客人前来拜访 , 董仲舒一看就知道他不是一个普通人 。客人说:“快要下雨了 。”谁知董仲舒跟他开玩笑说:“住在巢里的知道外面在刮风 , 住在洞里的知道在下雨 。您如果不是狐狸 , 那就是鼷鼠 。”于是客人就变成了一只老狐狸 。
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是什么
“新儒学”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战国末期 , 比如说当时著名的儒学代表和学者荀子的学说和思想主张 , 就曾被称为“新儒学” , 而西汉时期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董仲舒对儒家的阐释和解读 , 也被后人称之为“新儒学” 。值得一提的是 , 董仲舒所构建的儒家体系已经不是孔孟时期的儒学思想了 , 而是呈现出了一种多圆的开放结构 , 在这当中 , 董仲舒还融合了道家的黄老学说在自己的思想中 。
董仲舒的学说除了被称为“新儒学”之外 , 也被人们称为“董学” 。他的学说是在继承先秦时期孔孟学说的基础上 , 以道家阴阳五行作为框架 , 吸收其他家的思想精华 , 建立了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体系 。第一个理论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天人学说 。他利用和改造了阴阳家和道家的思想主张 , 建构了一个既具有传统的儒家思想 , 又包含完整的天人宇宙论的全新思想体系 。同时还竭力把皇帝的统治和天道的运行规律组合在一起 , 形成了阴阳五行和人事政治互相一致又彼此互相影响的理论作为自己思想的核心 , 在这个基础上完成了对先秦儒学的重新阐述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