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吃肉史 古时候的人们都吃什么肉

鸿门宴中有这样一段 , 樊哙冲入大帐 , 要救刘邦 。项羽见来了一位莽撞人 , 饶有兴趣地说道:“壮士 , 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 , 起 , 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zhì)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 , 加彘肩上 , 拔剑切而啖之 。
这一幕项羽又赐酒 , 又给肉 , 许多人解释为项羽对樊哙很器重 。但如果在某个宴席上 , 主人给你四升酒让你喝下去 , 哪里有一点器重之意?还被迫生吃猪肘 , 分明是项羽戏耍侮辱樊哙 。
在古代的饮食习惯中 , 猪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非高大上的肉食 , “天子食太牢 , 牛羊豕三牲俱全 , 诸侯食牛 , 卿食羊 , 大夫食豕 , 士食鱼炙 , 庶人食菜 。”只有牛羊才是上等的肉 , 到了宋朝 , 这种饮食特点被最大限度地发挥 , 时至今日牛羊肉在市场上仍比猪肉昂贵 。
先秦时期牛羊肉便是高大上肉食
在很早的时候 , 中国人就懂得驯养“马牛羊猪狗鸡”等六牲获得肉食 , 但不同的肉食在食物系统中有着不同的地位 , 这种地位甚至影响到今天的肉类价格 。
【三千年吃肉史 古时候的人们都吃什么肉】在古代的饮食习惯中 , 牛羊毫无疑问是最贵族化的肉食 , 《礼记·王制》也说:“诸侯无故不杀牛 , 大夫无故不杀羊 , 士无故不杀犬豕 , 庶人无故不食珍 。”从排名上看 , 牛羊在猪之上 , 为何在先秦时期的肉食排名中会有这样的区分?
首先是从肉食的珍贵程度有关 , 牛在农耕时代是重要的生产资料 , 在许多朝代都不许私自宰杀牛 , 就如礼记所说 , 连诸侯没什么重要的事都不轻易杀牛 。最早在汉代 , 牛已经被立法保护 , 汉律规定“不得屠杀少齿” 。汉律对杀牛的惩罚十分严厉 , 犯禁者诛 , 要给牛偿命 。
到了唐宋时期 , 牛更是不管是否老弱病残 , 都在禁杀之列 , 只有死亡 , 或者病死的牛才可以剥皮售卖或者自己吃用 。物以稀为贵 , 牛肉自然在肉食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在《楚辞》的“大招”和“招魂”篇里分别呈现了两桌异常丰盛的菜单 , 有:八宝饭、煨牛腱子肉、吴越羹汤、清炖甲鱼、炮羔羊、醋烹鹅、烤鸡、羊汤、炸麻花、烧鹌鹑、炖狗肉 。在菜单的排名中牛肉是排在第一位的 ,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唐宋时期肉食发展趋势——牛羊肉仍是主流
这种从先秦时期养成的饮食习惯 , 一直深深地影响到后世 , 在唐代着名的烧尾宴之上 , 菜谱是这样的:通花软牛肠(羊油烹制) , 光明虾炙(活虾烤制) , 白龙曜(用反复捶打的里脊肉制成) , 羊皮花丝(炒羊肉丝 , 切一尺长) , 雪婴儿(豆苗贴田鸡) , 仙人脔(奶汁炖鸡) , 小天酥(鹿鸡同炒) , 箸头春(烤鹌鹑)过门香(各种肉相配炸熟)等 。牛羊鸡鹌鹑甚至还有青蛙 , 就是缺少猪肉 。
汉族的饮食文化发展到了宋朝已是博大精深 , 由于对牛肉的禁食 , 羊肉在这个时期成为了皇家士大夫阶层的主要肉食 。
宋朝吃羊是从皇家流行开来的习俗 , 宋真宗时御厨每天宰羊350只 , 仁宗时每天要宰280只羊 , 英宗朝减少到每天40只 , 到神宗时虽然引进猪肉消费 , 但御厨一年消耗“羊肉43万4463斤4两” , 而猪肉只用掉“4131斤” , 还不及羊肉消耗量的零头 。皇家盛行 , 自然上行下效 , 从官员到民间 , 羊肉成为了宋朝餐桌的头等肉食 。民间无论婚丧嫁娶 , 或是中秀才举人 , 还是烧香还愿 , 如果没有一只羊在案上放着 , 都不好意思招待客人 。
着名吃货苏东坡在京城宦海生涯时 , 虽然吃羊吃到腻味 , “十年京国厌肥羜” , 但当他被下放到惠州监视居住的时候 , 仍然会被每个月一次的官廨杀羊所吸引 。作为罪官他已经不能吃羊肉了 , 但弄一些羊骨头回去烤熟了吃也很解馋 。
在宋朝 , 猪肉仍然不是士大夫阶层的主要肉食 , 或者说猪肉仍然是低档的肉食 。南宋高宗在清河郡王张浚府上吃了一顿 , 菜谱中天南海北 , 地上跑的 , 空中飞的 , 水里游的应有尽有 , 唯独没有猪肉 。而在随从高宗出行的禁卫食谱中却有猪肉三千斤 , 可见当时猪肉的主要消费群体档次实在不高 。所以苏东坡说:“(猪肉)富家不肯吃 , 贫家不解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