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安是《水浒传》的一大败笔吗?( 二 )


《水浒传》中的故事虽然很多都已经在社会上流传已久,但是施耐庵在整理的基础上也做了大量的再创作,而参加抗元起义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经验 。照此说来,那施耐庵理应站在起义者的立场上来歌颂造反的伟大,反抗的可敬,那么招安一说就应当是对宋江等人的一种强烈谴责和批判,身为起义者怎能甘心当投降派呢?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施耐庵到底还是一个知识分子,传统的忠义礼智信等观念早已融入血肉,至于他对宋江的态度究竟是歌颂还是批判,笔者认为在《水浒传》的最后一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中已经表达得很明确了 。因此,宋江的身上也或多或少地承载了施耐庵本人的某些愿望,即作为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心境,可是无奈时代背景的因素,结局无法突破客观历史,最终只能是个悲剧 。
【招安是《水浒传》的一大败笔吗?】说了这么多,其实归根结底一句话,招安一节并不能视作是《水浒传》的一大败笔,相反,正是招安这一转折使得宋江这一形象变得更加鲜明突出,有血有肉,而人物形象又是任何一部小说的灵魂所在,所以笔者认为招安一节恰恰是《水浒传》这部作品本身最大的成功之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