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多少明星吸毒 有明星为吸毒甘当汉奸( 二 )
不过在笔者看来,伶人吸毒主要还是因为来钱快抽得起 。清末民国人们爱听戏,京剧市场火爆,伶人挣钱相当容易,名伶挣钱速度更是让人望尘莫及 。据近代著名报人汪康年记载,汪桂芬、谭鑫培这些名角,“声价绝高” 。谭鑫培除了日常在戏班中演出外,常外出走穴给人家唱堂会,一出戏价钱约50两银子,而当时京官一品大员年俸不过180两银子,谭老板唱三四出戏就顶一品大员一年的“工资”,足以羡煞王公大臣 。
到了民国仍然如此,据当时《京报》报道:戏班子收入相当高,谭鑫培第五次去上海唱堂会,一个月包银就有1万块 。二三流的角色,唱一出也有10块20块,而当时北平政府的一个科员一个月也不过30块上下,教授、部长月薪350元已经是非常之高了,跟名伶相比,乃小巫见大巫 。
而且,抽大烟还是一种身份、身价的象征 。伶界有句话叫“不抽大烟,不过一千”,就是说一个名角儿要是不抽大烟,家里没有烟榻烟具,说明角儿还不够有名,生活品位还不够高,别人就不会开出超过一千块的价钱 。抽大烟俨然成了名角的标配 。
伶界新人在前辈烟枪的熏陶之下,有样学样 。据说当时师傅教徒弟,经常是在烟床上进行:“盖烟榻譬之课堂,烟盘犹如黑板,烟签权做教鞭,烟枪可当刀枪靶子或马鞭等使用,又口中念锣鼓时,烟签击于烟盘上,亦可代表鼓板 。”那是派头十足,舒服至极的 。譬如余叔岩拜谭鑫培为师,谭鑫培就是侧身倚靠在烟榻之上,用一只大烟枪给余叔岩指点 。如此耳濡目染,徒弟有钱了不仿效师傅抽大烟,难;有巨大社会示范作用的名伶吞云吐雾,视之为时髦,其他阶层不竞相效尤,亦难 。
一些名伶毒瘾实在太深,新中国成立后也戒不掉,只好网开一面,特许他们吸食,伶人与毒品的关系就有这么“深厚”,对社会的影响也如此“深厚”,要求他们以身作则,禁吸毒品,也是正当之理 。
推荐阅读
- 民国乱象 第一外交官顾维钧被通缉穿女装逃走
- 乞伏乾归有多少个子女 乞伏乾归的子女都是谁
- 周康王姬钊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周康王陵墓在哪
- 揭秘:民国时期上海名媛离名妓有多远?
- 辛亥革命后旗房为何恐慌性抛售 旗房抛售潮
- 西夏王朝共有多少位皇帝?西夏历史简介
- 揭秘民国武林十大宗师 李小龙师父
- 古代历史上究竟有多少名人曾经刮骨疗伤?
- 穆宗皇帝朱厚熜有多少子女?朱厚熜子女的结局
- 慈禧一天吃多少?够老百姓一家吃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