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方官自寻年终奖 攒公文卖废品做生意
古代官员也是有年终奖的 。高级官员的年终奖 , 一般由朝廷发放 , 国家财政出钱 , 有时候甚至是皇帝亲自掏腰包给宠臣发红包 。可对于一些地方小官来说 , 指望不上皇帝给他们发年终奖 , 只能另辟蹊径 。他们自寻年终奖的方法很多 , 例如……
【古代地方官自寻年终奖 攒公文卖废品做生意】壹
攒起公文卖废品
秦、汉、魏晋时期 , 公文不是写在纸上 , 而是写在竹简上 , 一份较长的公文 , 得用一堆竹简 。等到公文写成 , 从这个部门传达到那个部门 , 怕竹简丢失 , 也怕有人篡改 , 得用口袋装起来 , 扎紧了 , 再糊上胶泥 , 盖上公章 。另一个部门收到这个口袋 , 剥掉胶泥 , 把竹简倒出来 , 装竹简的这个口袋就成了废品 。那时候装竹简的口袋有皮质的 , 有丝织的 , 也有麻布的 , 都能卖钱 。大点儿的部门——像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台 , 公文往来最多 , 攒的口袋也最多 , 到年底运到市场上卖掉 , 一个部门的办事员就都有年终奖了 。南北朝以后 , 公文主要用纸张 , 鉴于传真机尚未问世 , 公文往来只能靠驿马运送 , 路上怕纸张磨损 , 还得用封套把公文装起来 。这封套主要是布做的 , 史称“书囊” 。有些穷衙门 , 旧书囊攒得多了 , 让裁缝改成衣服或者被单 , 过年时发给诸位同僚 , 虽然微薄寒酸 , 也算是一项年终奖 。至于写公文用的纸张 , 每过一年半载 , 一定能攒下一大批 , 等过了保密期限 , 就能卖废品 , 卖得的钱 , 也能发年终奖 。
贰
府县小吏去放贷
唐朝和宋朝 , 都有那么一段时间(如唐肃宗时期和宋神宗时期) , 允许各“机关单位”向民间放高利贷 。高利贷的本金 , 有朝廷拨付的“本钱”和“公用钱” , 也有公务员们自己凑的集资款 。上至六部 , 下至府县衙门 , 都把这些本金放出去 。放贷的对象 , 主要是各单位辖区内的商人 。放贷的期限 , 短则几天 , 长则一年 。月息最低3% , 而且是“驴打滚”的利滚利 , 利润相当可观 。获得的利润 , 国家财政抽小头 , 本衙门留大头 , 大部分利息都存进了“小金库” , 供领导调剂使用 , 一些钱用来吃喝玩乐 , 一些钱用到岁尾发年货、发红包 。
叁
公款用来做生意
还有的衙门嫌放高利贷来钱还不够快 , 直接拿集资款甚至公款做生意 。
做什么生意呢?造酒 , 造醋 , 投资房地产 , 贩卖私盐 。酒、醋、盐 , 在大多数朝代都是专卖品 , 垄断经营 , 利润惊人 。房地产生意 , 至少从晚唐就开始兴盛 , 晚唐的军阀、五代十国的将军、宋朝的王爷、明清两代的京官 , 很多人从事房地产开发 。那时候的房产开发还很原始 , 其主要形式 , 就是在繁华地段买一块地皮(或者动用职权霸占一块地皮) , 然后在上面盖门面房 , 盖好了 , 再对外出售或出租 。像宋朝名将岳飞 , 在江西九江和浙江杭州 , 都经营过房地产 , 只是他很清廉 , 经营所得主要拿来补贴军用和兴办教育了 , 没放进私人腰包 , 也没有给下属发年终奖 。但是别的文官武将可不像他这样高风亮节 , 他们贩卖私盐也好 , 走私别的违禁品也好 , 投资房地产也好 , 赔了 , 用公款冲账 , 赚了 , 自个儿笑纳 , 再给同僚和下属发点儿红包 。
肆
穷酸官员当裤子
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单位” , “创收”的渠道和能力是天差地远的 。职权大的衙门 , “小金库”充足 , 年终奖就多;没人理会的清水衙门 , “小金库”寒酸 , 年终奖就少 。
对于年终奖羡慕嫉妒恨的情绪 , 自古就有 。南宋大诗人陆游说过一句顺口溜:“吏勋封考 , 笔头不倒;户度金仓 , 日夜穷忙;礼祠主膳 , 不识判砚;兵职驾库 , 典了祓裤 。”意思是 , 吏部是管官员升迁的 , 户部是管工资发放的 , 这两个部门 , 一个管人事 , 一个管财政 , 都是要害机关 , 所以红包多得收不完 。而礼部主管文教 , 没人理会;兵部在太平时节用处不大 , 也没人理会 。所以这两个机关的官吏就没有多少红包 , 穷得要去当裤子 。
推荐阅读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用石油大败突厥骑兵!看石油在古代的妙用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 古代女子出嫁洞房“八件套” 是些什么东西
- 中国古代著名男宠 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黯然失色
- 古代文人笔下的阴间妓院 死后重操旧业
- 古代皇帝房事 后宫佳丽生理期“带血作战”
- 古代如何放假 唐代3个黄金周 宋代春节一个月
- 古代富商是如何让郑板桥给自己画画的
